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章 朝廷内外 上(1/2)
第四百章 朝廷内外(上)
晨曦微明,雨已经停了,轰隆隆的鼓声开始在长安上空响起,鼓声意味着今天将有大朝召开,而今天的大朝是三天前决定,并已通知了所有的七品以上在京职官,这也是张焕登基大半个月来的第一次正式朝会,意义非同寻常.
鼓声响起后不久,各个大街开始有上朝的马车出现了,户部尚书韩滉几乎是随着鼓声出门,今天朝会的内容他略略知道了一点,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决定新的相国体制。
韩滉的府第位于安业坊,出了坊门便是朱雀大街,朱雀大街上已开始有马车川流不息,大多是上朝的官员,也有部分是办事的商人或平民。
韩滉的马车在朱雀大街上不紧不慢地行驶,不时有马车停下给他让路,“韩尚书早!”一辆马车的车帘拉开,露出一个官员的笑脸,韩滉微微点头,算作回礼。
到了大明宫前,马车更多了,但随从护卫都不准再进入丹凤门,使丹风门前变得十分拥挤,许多官员都下了马车直接走进去。
韩滉等了片刻,见前面还是纹丝不动,便拉开车帘对护卫长道:“你们回去吧!我就直接走进去了。”
他下了马车,很快便走进了丹凤门,丹凤门广场上到处都是三三两两的官员,他们彼此猜测,正窃窃议论今天可能会发生的大事。
“韩尚书!”鸿胪寺少卿郑浦见韩滉走来,急忙迎了上去,他的父亲曾做过余杭郡长史,而当时韩滉是刺史,两家的关系十分要好,在他身后也跟上来了五六名官员,所有人都知道韩滉是目前皇上最信赖的重臣之一,从他口中或许能知道一点将来朝廷的走势。
郑浦上前深施一礼,“参见韩尚书!”后面几名年轻的后辈官员也纷纷上前施礼,韩滉摆了摆手笑道:“各位都早早到来,这很好,勤勉方能兴国,望诸君继续保持。”
“韩尚书,今天大朝会有什么大事发生,能否透露一二?”郑浦先后,其他官员纷纷附和,“是啊,韩尚书就给我们透露一二吧!”
这时,旁边又有十几人围了上来,伸长脖子眼巴巴望着尚书,韩滉微微一笑道:“陛下准备给中低层官员加薪,这算是好消息吧!”
他话音刚落,好几个年轻的官员便忍不住欢呼起来,大唐官员的年薪共有十八级,开元年间一品高官每月可领钱三十一贯,年底还有七百石禄米,而到了从九品小官每月月薪则不到两贯,年底有禄米五十二石,时间过去几十年,官员的薪酬禄米虽然略有增加,但问题是开元年间斗米不过十钱,可现在斗米一百五十钱,去年甚至到了六七百钱,高官们家底雄厚,或许没有什么感觉,但中低层官员却生活压力极大,虽有一些田产补贴,但上有老下有小,家族中人或妻妾娘家人来求助,看面子上也得帮济一点吧!还有平常的人情往来、年底的官场打点,哪样不要钱,如此,钱就明显地捉肘见襟了,前几年裴俊当政偏偏又是朝廷财政最拮据之时,能按时发薪就感谢上天了,哪里还能指望加薪,所以新帝即位,大家最盼望之事就是加薪,更何况张焕这几个月着实搞了不少钱,左藏充盈,涨薪的机会也就成熟了。
韩滉是户部尚书,掌管大唐的财政,他有新闻要发布,众人焉能不感兴趣?很快,围上来的官员越来越多,足足有两三百人,连一些四品的官员也凑了上来,韩滉见人人关心加薪之事,便轻轻咳了一声又昂声道:“这次加薪只限于五品以下,陛下考虑到各位的家境,所以幅度不会小,但陛下却希望朝中能掀起勤俭之风,现在宫中的开支已是大唐建国以来最低,甚至还不到崔太后时的一半,大家也看到了,宫中的宦官和宫女加起来还不足三百人,甚至连我们的皇后娘娘都主动放弃了薪俸,车不过一辆,仆不过三五人,各位,陛下和皇后都能以身作则,希望大家更要严格律己,不要让陛下一番苦心白费。”
韩滉的话在百官中引起了一片嗡嗡声,加薪固然可喜,但削减开支往往伴随着裁撤冗官,人人都心知肚明,朝廷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自从五年前门荫制扩大后,朝廷各署衙的官员急剧膨胀,尤其是在中低层职位中,一个职位往往就有两三个官员,这还仅仅是职官,还有散官、闲官、养老官等等,别的不说,太子还没有册立,可东宫的官员就有二百多人了,整天无所事事,还有各王府的属官,都有品阶在身、都是要财政养活,可现在皇上连嫔妃也只有五六人、宫人不到三百,所以韩滉虽然没有明言,但他言外之意却说得很清楚,既然皇上要以身作则,那就意味着吏治整顿即将开始了。
就在韩滉在给众多年轻的官员们施加胡萝卜和大棒时,含元殿的内宫,张焕正在接见崔寓的紧急求见,崔寓想了整整一夜,他终于明白了大哥为何要让他辞去左相之位,张焕贬去裴佑的右相并不是他要向裴家下手,而是这个右相之职妨碍了他的制度布局,他不要独相,而是要众相,所以在贬去右相后又任命裴佑为吏部尚书这个最重要的尚书职位,并保留了他的相国资格,那自己呢?这个左相之位也同样妨碍了众相体制的实行,与其被张焕找借口免去,不如主动辞职。
“臣绝对赞同陛下的想法,政事笔决不能执在一人手中,为配合陛下的革新,臣愿意辞去左相之位。”
张焕半天没有说话,他知道这必然是崔圆的意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