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跌宕起伏(1/3)
东望洋的中部,霍瓦依群岛以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旗舰“刘长勋”号。
虽然帝国海军还有2艘专职旗舰,但是分配给东望洋舰队的那艘,一直留在那球港,只是在一年一度的舰队对抗演习的时候才会离开码头,载着舰队司令官,以及100多名参谋官兵出海活动几十天。
因为舰龄超过了30年,所以帝国海军不再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特混舰队的旗舰依然是司令官坐镇指挥的航母。
战后几十年里,帝国海军舰队编成与战术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大战结束之后。
大战后期,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就已诞生,还被迢曼空军派上了战场。因为战局在协约集团掌握之中,战略优势也极为明显,加上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程偏短,所以没有得到帝国的重视。
直到大战结束,在空军成立之后,才装备了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短短几年之内,也就是在新历110年前后,喷气式战斗机就淘汰了空军装备的所有活塞螺旋桨战斗机,统治了天空。
只是,海军没这么幸运。
虽然在战后研制的喷气式战斗机,解决了很多性能缺陷,比如说“战-1a”,即帝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作战半径达到了700千米,后来的改进型在携带2具副油箱之后超过1000千米,但是与活塞螺旋桨飞机比,喷气式战斗机还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对海军航空兵来说完全无法忽视的问题。
着陆速度太大,允许的最小速度远远超过了活塞螺旋桨飞机。
空军的战斗机,可以在长度超过2000米的跑道上降落,因此着陆速度快一点,不算是大不了的问题。
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就没这么幸运了。
因为飞行甲板长度有限,所以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得足够的低。
对大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尤其是几十艘“行省”级大型航母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的突出。因为飞行甲板受到舰体长度的限制,没办法延长,所以就算这些航母在战后陆续接受了现代化改进,用上了斜角甲板,着陆区的长度也不够,必须对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做出严格限制。
这样一来,低速性能糟糕的喷气式战斗机根本没法上舰。
结果就是,在帝国空军,乃至全球空军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喷气时代的时候,帝国海军航空兵依然在使用活塞螺旋桨飞机。
帝国海军的影响力,在这几年跌到了谷底。
因为活塞螺旋桨战斗机性能太差,没法确保舰队制空权,还一度出现了“航母无用”的论调。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在大战期间累积下来的家底。
舰载战斗机不够好,只不过航母有几十艘!
关键还有,海军同样能够从技术进步当中获益。
随着为了搭载喷气式舰载机,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种航母,即带有浓烈试验性质的“帝都”级建成服役,在新历112年的年底,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也进入了喷气时代。
紧接着就是长期压抑之后的井喷。
在新历112年,第一艘“行省2”级完成代号“契约”的现代化改进,把直通甲板换成向左倾斜11度的斜角甲板。此后发几年,除了因为受损提前退役的3艘,剩下的23艘“行省”级与“行省2”级都接受了类似的现代化改进,换上了斜角甲板,从而具备了搭载与使用喷气式舰载机的条件。
与此同时,空气动力学也在飞速发展,加上性能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航空发动机,大量性能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陆续问世,之前很多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也在工程师手里逐一得到解决。
到新历119年,最后一艘“行省2”级完成现代化改造,加上新建的大型航母,帝国海军总共拥有36艘攻击航母。
此外,还有27艘反潜航母,17艘能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简直是如日中天!
当然,主要指的是数量。
比如在36艘攻击航母当中,没有一艘的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帝国海军寄予厚望的“陈炳勋”级还在船台上建造,至于更加强大的“薛远征”级,连设计都没完成。
当时的帝国海军其实是大而无当。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海军发起了战后第一次编成与战术变革。
主要就是针对航母。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航母的战斗力不够强。
拿“帝都”级来说,这种满载排水量超过6万吨的大型航母,只能搭载80架飞机,载机数量反到不如大战期间的大型航母。如果需要舰载机执行打击任务,就无法搭载太多的反潜巡逻机。因为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占用了飞行甲板,所以就算装上几架反潜巡逻机,也未必能派出去执行任务。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1艘航母不够,那就把几艘航母编在一起,根据不同的作战要求,在一支战斗群里面编入数艘不同类型的航母。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
在此之前,为了保持战斗群的一致性,往往把同一个级别的两艘或者三艘航母编在一支战斗群内。
按照新的编制体系,通常情况下,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将根据作战强度,比如可能遭遇的威胁,编入1艘到3艘攻击航母,以及1艘或2艘反潜航母。如果执行对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