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全速突击(1/2)
就像上次大战,在紧要关头,盟友却出了问题。
不同的是,上次大战是因为战败,这次是因为战胜。
虽然纽兰联邦还没宣布投降,但是以当前局面,在布兰王国投降之后,纽兰当局已经是别无选择。
当然,还有个骆沙联邦。
按照郑江明带来的消息,在商讨布兰王国投降的问题时,帝国当局已经跟迢曼帝国达成基本协议。
双方将在夏季到来之后,共同在大陆战场发起战略进攻。
根据初步协商结果,梁夏帝国保证在巨大陆战场投入的兵力不少于450万,迢曼帝国则保证在西大陆东线战场上的兵力投入不少于550万。关键是,将由最后的战线确定战后的实控区。
简单的说,双方会师的地方就是实控区的边界。
如果骆沙联邦在双方会师前宣布投降,则以双方战线的中间线为边界。
因为这涉及到双方的核心利益,所以不存在不肯出力的问题。
其实,也就是通过这份协定确保在攻打骆沙联邦的时候,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都会尽力而为。
这里,涉及到一个存在数十年的秘密约定。
早在上次大战爆发之前,正式缔结盟约的时候,双方的最高统帅,也就是帝国皇帝就立下了这份秘密盟约。
在战胜共同的敌人之后,当时是骆沙帝国,现在是骆沙联邦,将通过军事占领的方式确保这个共同的敌人不再构成威胁。
落到实处,其实就是将其肢解成几个小国。
虽然在上次大战中,协约集团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盟约的主体并没更换,盟约就依然有效。
显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军事实控区的边界线就将成为国界。
迢曼帝国已无后顾之忧,梁夏帝国更加是蓄势待发,骆沙联邦还有坚持到明年开春的可能吗?
那么,纽兰联邦就有可能在年内宣布投降。
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只要纽兰当局宣布投降,迢曼帝国就会在第一时间接受,而梁夏帝国肯定不可能单独把战争进行下去。
以帝国当前的兵力,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
要是能拿下霍瓦依群岛,获得进军纽兰本土的跳板,从而在随后的投降谈判中获得一些筹码,就很不错了。
正是如此,才需要加快进军速度。
只是,并不存在“加快”的说法。
在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考虑到了各种情况,而且所有的部署都是以及时发起进攻为目的。
所谓“加快”进度,无非是让舰队跑快一点。
还好,不存在补给跟不上的问题。
随着波沙湾油田产出的石油在年初运回了帝国本土,加是东南地区的油田恢复生产,帝国的能源供应问题已经得到缓解,或者说完全不存在了。作战的时候,舰队指挥官再也不需要为燃油补给担忧。
在年处的时候,帝国的库存燃油就已告罄。
当时为了确保巨大陆战场的后勤补给,还对海军的日常训练做了限制,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当然,这也跟沿途的补给站有关。
虽然帝国海军拥有数百艘各种类型的油船与补给舰,但是在东望洋上,依然建立了大量基地。
从那球港出发往东,到达中转岛之前,舰队可以先在流黄岛进行一次补给。
如果需要,还能在航行中途进行一次补给。
这个时候,帝国海军主力战舰巡航速度比较快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其实,这也算是帝国海军的一大特色。
所有主力作战舰艇,以及辅助舰船巡航速度都要比对手同类型战舰稍微高一点,比如航母的巡航速度在18节以上,“行省”级更是达到了20节。已经开工的下一带航母,最高巡航速度高达22节。
此外,所有在大战中建造的主力战舰,也就是编在特混舰队里的战舰,巡航速度都是以同时代的航母为准。比如“南珠海”级与“淮河”级的巡航速度都达到20节,跟大型航母持平。
巡航速度更快,意味着能在不让动力系统过载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赶到战场。
其实,在非战斗状态下,战舰的最大航速几乎都是摆设。
为了节省时间,白止战没让舰队在流黄岛停留,只是让部分战舰,特别是续航力不够的驱逐舰与巡洋舰分批开赴流黄岛,轮流着进行燃油补给。在到达中转岛前,舰队进行了燃油补给。
如此一来,节约了大约3天。
4月17日一大早,打头阵的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到达莱桑岛西北,并且出动舰载机袭击了东边的几座岛屿。
另外3支主力特混舰队,其实就跟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屁股后面。
按照安排,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宣告存在之后,就顺势发起强攻。
当然,率先动手的是部署在中转岛与莱桑岛上的岸基航空兵。
就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到达的同一天,陆航与海航合作,对珍宝港发起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行动。
陆航分成三个批次,出动了450架重型轰炸机。
除掉因为故障在加德纳岛降落的7架,共有443架轰炸机执行了攻击任务。
提供掩护的是海军岸基航空兵派出的180架远程战斗机。
为了增强突击效果,轰炸行动在傍晚进行。
总共有414架轰炸机到达珍宝港上空,投下1400余吨炸弹,重点轰炸了港口、仓库与机场。
发起这次轰炸行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