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遇阻(2/2)
因天热口渴,吃了几块刚井里镇的西瓜,多吃了几块,后来在树荫下睡着了。起来就病倒了,又吐又拉,前面几个先生有说暑湿外感,有说湿热下利的,也有说中暑的,但是开了药,效果都不好,喝了仍旧呕吐、下利不止,而且这两日,人已经昏昏沉沉地嗜睡了。”谈克荣看着路清远和孙凤岐:“看来病势凶猛,危在旦夕,路医生怎么看,凤岐你也说说。”
路清远摇头晃脑地说:“脉象实而有力,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热当然要用寒,我主张用葛根芩连汤,舍证从脉。”
孙凤岐刚才摸脉发现脉象确实有力,但是他看舌象是舌红有裂,用意念看发现御史的经络气血微弱,偶尔会有一丝生机顽抗,是油灯将枯竭之象,于是忙说:“保一分津液留一分生机,希望谈先生用保津液、回阳救逆之方,大羸如实状。”
路清远怒道:“你一个乡医懂什么?谈医生听我的,不要误了病人。”
谈医生说:“不要急,当着这么多人,像什么样子?有辱斯文,我觉得凤岐说得对,现在病人已经到了命悬一线了,再用攻伐之剂,恐拍会有变故,路医生说的脉象有力,他是双目无神,舌上无津,定是暑而夹湿,伤津液而损及气分了。我做主按凤岐的方法,凤岐你看下用什么药、你写一下。”
路清远愤愤不平,又不能当着县太爷和其他人的面发火,心想等药不起效再做理论。
县太爷也很不满意,怎么也不致于让一个乡医出方子啊!但碍于谈大夫的医名,也不便再说什么。
孙凤岐拿过笔略一沉思,提笔写下:人参1两干姜1两生姜3钱
大家一看未免太小儿科了!谈大夫也是愣神,没有想到凤岐竟然开这样的方子!怎么地也得来个温脾汤吧、正规的方子才像个样子嘛!
凤岐写完就将方子递给小金子,小金子这几日熬药看到的不是藿香就是佩兰、砂仁什么的解表化湿剂,或者就是黄连、黄芩解毒之剂,也有白术、茯苓健脾补中之剂,独独没有一味药治病的,而且还用了人参!小金子迟迟没有去配药的动作,看着谈先生和路医生。路医生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凤岐出丑,就等着自己出手了!他已经在想象那场面是何等的关键、何等的荣耀!
谈先生老成稳重,他对凤岐说:“”凤岐啊!你看是不是再加几味止泻、止吐的药?”凤岐才想起这是不信任啊,连小金子都不看好凤岐呢!凤岐有何颜面再呆在这屋里!!凤岐叹了口气,说:“唉!既然大家不信任我,孙某也无话可说,那我就先走了!诸位先生、县太爷,孙某就此别过。”
“等等、等等!”屋外传来一位女声!
小金子连忙迎到门外,县太爷猜测说:“一定是御史夫人。”
小金子先进来,后面跟着一位端庄秀丽的夫人和两名丫环,夫人向大家施了万福:“县太爷,诸位先生,我这厢有礼了!刚才在外面听见你们对老爷病的争论,我深感不安!在这里先替我家老爷谢谢几位先生。”
她又看着孙凤岐说:“这位一定是孙先生了!您先莫急着走,能不能将用药的理由,讲明一下,让我们大家也都学习学习、明白其中奥妙?”
御史夫人的话极为客气,凤岐也不能说走就走了。既然如此,凤岐就点了点头,向夫人、县太爷和谈先生拱了拱手,说:“御史大人的病情大家都已清楚,我给大家再略整理一下:御史大人暑热难当,口渴进凉饮,又入睡于树荫之下,本是中寒之证,前医均以中暑复用凉开之品、后面的医生又以湿热故再用苦寒,雪上加霜,现在脾肾阳虚之极,而津液亦脱,滋阴恐如雪上加水,水成冰,用大热温阳如旱地吹风,断其生机,孙某用人参在于补虚,止渴生津,其色黄,其味全,神自注于脾而扩之,又能无处不到,用参可以和其阴阳,少阳少阴也正是御史大人之所急,孙某用干姜,为温中之专药,还可止利通脉,生姜散寒止呕可化体中寒冰,救命于一线。”
众人听后,莫不暗自点头,夫人也点点头,吩咐小金子配药。
路清远本想再阻止,但是一想如果服药后无效或者再加重,自己也许可以更出名一些呢!也没有再阻止。
服药后过了一个时辰。
几个人正在厢房焦急等待,小金子匆匆跑来!几个人以为有变,吓得慌忙起身,却见小金子径直跑到凤岐跟前,倒头就拜:“谢谢先生!您快去看看,御史大人醒来了!”
几人慌忙赶去,分别诊脉,脉象已然好转,大家都松了口气,御史大人也向几位点头示意。
谈先生让凤岐再次开方,凤岐开了原方两付,又开了一张写有砂仁、厚朴之类醒脾健胃的方子以善后。
谈先生和凤岐他们被安排住在了县衙旁边的馆驿里,接来来的几天,御史大人一天比一天好,路清远看看自己再没有什么呆头,就早早地告别走了。谈先生和凤岐每天下下棋、喝喝茶、谈谈天,很是惬意。
谈先生听说过凤岐的事情,但不是很清楚,一日他让凤岐把他吃官司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一听,顿觉事出有因,二人分析半天,也没有分析出个子丑寅卯来。谈先生说:“幸亏遇到了青天大老爷,也不知,现在老爷对这个悬案有什么看法、破不破得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