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厂长之忧(1/2)
昨晚离别之际,郑少华看到厂长逐渐离去的背影,觉得这背影显得有些沧桑,仿佛内心正经受着巨大的煎熬和挣扎。其实,郑少华的这种感觉,也正是厂长郭文军内心的真实写照。
目前,各种事情交织在一起,让他这个厂长有些身心交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煎熬。
今天年初的时候,水泥厂就因为质量安全问题接受过镇上相关领导的视察,并且受到了镇上领导的指责。不过,当时也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太当回事;而且,镇上领导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水泥厂为镇上创收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如果真把水泥厂关闭了,他们镇上的经济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镇上的领导也只是口头上批评,让水泥厂将安全问题放在心上,并没有下发纸质性的行政文件。
可是,六月份的时候,水泥厂再次发生意外事故,这简直如同一个晴空霹雳一般,将水泥厂往针尖浪口上推。
紧接着没多久,县上和市里的领导马上组织相关部门,对水泥厂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查,发现水泥厂很多地方都存在安全隐患,车间内的生产环境和条件很多都不达标。
于是,上级领导马上下达整改通知,勒令水泥厂在一年内之内完成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全部整改,否则责令停产,立即取消水泥厂的生产经营权。这也就意味着养育一方人民的水泥厂宣布破产。
在这风尖浪口上,在这重大事故中,前任厂长也被立即辞退。而郭文军就是在这个时候,出任水泥厂厂长的。自郭文军上任以来,便时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水泥厂的事情奔波忙碌着,可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殚精竭虑。
镇上的水泥厂建厂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了,是整个镇的经济支柱之一。虽然水泥厂属于民营企业,但一直以来,为当地创收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镇上的重要企业之一。而且,严格说来,水泥厂属于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其中镇上的部分领导也持有一定的股份。这种特殊的关系,也就导致镇上的领导对水泥厂的情况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两年,水泥厂的经济效益可谓直线下降,不仅流失了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还负债累累。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险境,郭文军临危受命,于前不久担任了水泥厂的厂长,只为拯救濒临破产的水泥厂。
镇上领导之所以选择郭文军来当厂长,其实与他本人出色的业绩和过人的胆魄有关。郭文军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今年差不多50岁。在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的时候,他就成为首批被录用的大学生,而且上的还是一所重点大学的工学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所在大学的城市,在一家煤矿厂担任技术专员,负责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
干了五年技术专员之后,由于出色的能力,郭文军很快便被提拔为整个煤矿厂的技术骨干,负责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和研发工作。后来,由于煤矿厂事故的频发,他便选择回到所在的家乡发展,没过几年便担任了镇上一家皮革厂的厂长。
据说,这家皮革厂经他手的时候,曾经负债数百万,而且,当时人才非常缺乏。但是,凭借着自己经营方面的头脑和出色的领导才能,他将这家几乎破产的皮革厂,发展成为全镇首屈一指的厂,并且被县上和市上评为“模范厂长”的光荣称号。
就因为郭文军曾经的光辉历史,镇上才决定临危受命,拯救这家濒临倒闭的水泥厂于水火之中。说实话,郭文军来水泥厂的时候,厂里已经负债五百万,这给他出了一道和当年相同的难题。但是,水泥厂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整个镇的经济。所以,镇上的一些领导——他们同时也是水泥厂的股东——并不希望水泥厂就此垮掉。这才将郭文军这个号称能够起死回生、给企业带来希望和生机的“在世华佗”请了过来,希望他能够让水泥厂重新焕发往日的辉煌。
受命于危难之间的郭文军,为了能够在一年之内完成整改,并且实现经济上的盈利,毅然决定贷款五百万,先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再引进一些核心技术人才。
于是,这才有了之前生料车间主任丁斌给郑少华说的那些话,而郑少华也正是趁着水泥厂大势整改的浪潮进来的。而水泥厂被推到风尖浪口的事故,正是两个月前郑少华的父亲被碾断腿这一不幸的事件。
此时,郭文军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手里点燃一支烟,从窗户眺望整个水泥厂的情景。不知为什么,他显得有些忧心如焚,眉头紧锁,仿佛正为某事而忧虑似的。
其实,郭文军之所以如此忧虑,主要是昨晚下班时和那个叫郑少强的小伙子聊天的时候莫名产生的。他隐约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是一时也不太说得上来,总之就是郑少强昨晚的所作所为,让他感到整个水泥厂仍旧处在一种未知的隐患之中,只是他一时没能察觉到而已。
只见郭文军左手抱在自己胸前,右手夹着一支烟,不时往自己嘴里吸上一口。此时,初生的朝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一般,逐渐从地平面升起来,开始露出它灿烂的笑容,逐渐将充满朝气的阳光洒向大地。
现在,还不到七点半,水泥厂上班的时间是八点。虽然这个时间显得有些早,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水泥厂现在的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
郭文军走马上任差不多才一个多月。这段时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