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乱大治(1/2)
(签约了,大家放心看)
曹化淳有组建勇卫营的经验,当初他的选拔标准虽然没有“天下卫所官军年力精壮者及虏中走回男子”这么高,但标准也不低。
这次挑选东宫亲卫,曹化淳所拥有的条件不比上次差,首先是他的徒弟王承恩总督京营戎政,而且也早已跟随了太子。
再就是与他最亲密的二兄曹化雨在五军都督府任职后军都督,方便他从全国的卫所中挑选最精锐的兵卒。
曹化淳当初选用人才上可是极为用心,两位监军都是内廷知兵的人才,进入勇卫营的将官也都是精心网罗的忠诚勇敢之士。
而现在朱慈烺交给他的第一个重任就是筹建东宫卫队,这开门红好不好就看他的这次选兵将了,所以他这次的用心比组建勇卫营时强了三倍不止。
首先他就先给远在凤阳守护中都的黄得功去了信,让他在勇卫营中挑选三千勇卒,选拔要求入伍五年以上年龄且又在二十五岁以下者。
还有身高方面的要求,不能低于五尺五寸,也就是一米七。选拔结束后有周遇吉、孙应元、高平志、南宫复四位悍将带队回京。
同时曹化淳不仅允诺给勇卫营补充一万兵马,还承诺找机会把黄得功也调回来担任主将,并且给他送去三十万两军饷。(粮食折价在内)
再就是在京营、以及山东等地来京训练的军队中挑选悍将猛卒三万人,三就是朱慈烺亲自主持今年的武科考试选拔人才。
这次武科考试朱慈烺把条件放的非常宽,只要是大明人就可以参加考试,而且全国各卫所不能禁止或是限制想进京参加武考的将官兵卒。
为了吸引人才,朱慈烺这次下了血本,只要初考合格者就给三十两银子的奖励。
三十两银子听上去不多,但在明朝却是一笔不算小的收入,足够一家五口一年的花销。
初考也较为简单,第一关射箭,六十斤弓箭(八十磅)步射间隔靶子八十步,九支箭,中两支算及格;骑射离靶子三十五步,九支箭,中两支算及格。
第二关举重,百斤杠铃连续五次举过头顶算及格,第三关能舞六十斤大刀或是三斤长刀单手连续挥动一百下者算及格。
中考难度也不大,只是在初考的基础上稍有加强并增加了文考(计策与答策两道题)。步、骑射九中四、第二、三关不变。
增加第四关体能(十公里越野跑、十五公斤哑铃举一百五十下、拉力器一百下、臂力棒一百下。“后三项器材会给初考合格者一个月的训练时间”)
大考有太子亲自出题,并选出武状元来。考试内容暂不公开,会在中考后发布。中考合格者赏银百两白同时给与军官职务,状元赏银千两授指挥使正三品武官。
根据总管太监方正化的观点认为,初选没有文考合格者至少过万,因为在太高玄殿训练的一百多名净军人人都能做到。
武考的难点在中考的第四关,第四关都是朱慈烺弄出来的训练方式。这时期的军人没有这种项目的训练。
要是不给初考合格者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能完成体能五项者几乎没有,他所训练的净军虽然有一个月时间了,但是能够合格者连十人都没有。
所以他很有把握的预测中考合格者绝对在千人以内,一次做十五公斤哑铃举一百五十下,或拉力器一百下,或臂力棒一百下,实在是太难了,这考验的是耐力与意志力。
初考条件放的这么宽,自由朱慈烺的道理,因为他要借着武考机会选拔悍卒,组建大明最勇武的军队。
体能这一关不过他根本不在意,因为他有大把的时间训练士兵,明朝灭亡还有三年,所以他有三年的时间训练军队。
朱慈烺军人出身,是个直肠子,斗心眼他自认不是文官的对手,所以他秉承理念“大乱大治”。
他要彻底打烂了旧的大明帝国,然后再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
朱慈烺要天下无王,即使有也是他亲自分封的,现有的勋戚都会变成历史。
武英殿。
从京营抽调过万官兵去凤阳中都勇卫营替换三千悍卒回京的事情是无法保密的。
朱慈烺这边刚有动作就有朝臣奏章上疏,送进了武英殿。
“太子这个月可真够忙碌的呀!”
大明皇帝朱由检用调侃的语气说道,并把几十本全部是有关京营异动的奏章上疏推给了总督京营戎政的王承恩。
就连朱由检也不得不承认太子笼人手段要比他高明很多,一个走不能离开皇城的少年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内笼络了几十名为他效命的“重要之人”。
“太子一心想为皇上分忧,孝心可表!”大太监王承恩走不正常路,没有惶恐认错,反而跪拜恭贺。
虽然接到的上疏奏章不少,但里面并没有提及是太子所为,所以朱由检也没怀疑到朱慈烺头上,改口问道,“朕问你,调动京营人马是谁的主意?”
“回禀皇上,这主意是奴婢的出的,凤阳中都岌岌可危,所以奴婢觉得勇卫营人数有点少了,就想着给他们补充一两万兵马,然后调回三千悍卒整训京营。”
王承恩撒谎了,他不敢说这是曹化淳的主意,更加不敢说是太子是整个计划的幕后人。
如果说了,他一万个相信,本就黑化了的太子再加上一个曹化淳分分钟就会把他给整死了,现在的他已经被彻底绑在了太子的战车上。
想脱身都不可能了,就在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