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李白的情敌(1/2)
当前位置: > > >
在今天,人们说起来时,王维的地位似乎不及李白、杜甫。但在盛唐之时,王维的诗名却是远在这两人之上。
尤其是杜甫,当时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少陵野老,而王维的诗作,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唐代诗作中秀出丛林,历代名家无不叹服。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读诗,也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王维的五律,确是一绝,只有孟浩然、老杜,或可相比一二,其他人远远不如。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这首《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诗,是大名鼎鼎的王维所作。
然而,这首诗并不是特别出色。尤其是和王维集子中的其它诗句相比,无非就是用了一些道家的神仙术语来烘云托雾,非常谨慎恰当地恭维玉真公主罢了。
虽然王维才华横溢,但在这应制诗的题材中,却也缚手缚脚,大失才子本色。
当然,这里特意录出这首诗来聊聊,是因为王维和玉真公主之间,有好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玉真公主的来历。
唐玄宗有两个同母妹妹,叫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她们都在很年轻之时,自愿做了女道士。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是武则天的孙女,她的童年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
据说,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没了母亲。
当时武则天对自己立的太子从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儿子踢下台。
武则天的婢女团儿,接受收买,诬陷太子的刘皇后和德妃,说她们经常半夜三更在屋子里做咒蛊,诅咒武则天。于是,武则天就派人将太子的后妃杀死在后宫,然后抛尸。
窦德妃死时,唐玄宗李隆基才九岁,玉真公主当然更小,只有二三岁。慑于武则天的淫威,幼年时玄宗兄弟和小妹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
幸好他们手足情深,相传玄宗的大哥李成器(后改名为李宪,封宁王),就真心地推让李隆基当皇帝。
李隆基对他也全无猜疑之心,下朝后和这些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吃饭喝酒,有说有笑,不依君臣之礼,还是当初没有当皇帝时的老样子。
了解唐代历史的人,都有这样的看法,李旦的这些儿女之间非常和睦,在李唐家族中是很少见的。
唐玄宗当皇帝后,多次探寻他们兄妹三人的亲生母亲德妃的葬身之处,都没有结果。
金仙和玉真两姐妹成长之时,恰好是宫廷斗争最错综最血腥的时候。最积极参政,最飞扬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场最惨。
可以想象,这些她们都耳闻目睹,又没了母亲的庇护,在宫里更是处处留心,尽量远离这些复杂的人事。
姐妹俩在年幼时,可能十一二岁,就开始慕仙学道,向往静修的生活,宁肯放弃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
浮华生活是短暂难保的,还不如多活几年,甚至长生不死。那时很多学道的人,都相信这一点。
金仙公主二十三岁左右,玉真公主二十岁左右,一起向父亲唐睿宗提出,要出宫做女道士。
古代女子是很难挺到这个岁数还不出嫁的,所以有人推测,她们都曾嫁过人,但并不愿意过婚姻生活。等到父亲唐睿宗一当政,她们就立刻提出离婚,过她们幼时就愿意过的生活。
皇帝当然不会轻易同意,主要是怕委屈了两位公主。但两位公主很坚决,提出为“母亲祈福”的理由。
这大概使皇帝想起了她们横遭不测的可怜的母亲,的确是孤魂野鬼,需要超度,就答应了。
然而,这样一个修道的公主,却让唐朝的两位大诗人为其争风吃醋。
玉真公主不愿意嫁人,自愿出家为女道士,但大家可不要认为,玉真公主一当上女道士,就是“缁衣顿改昔年妆”,过青灯黄卷下的日子。
其实,她的宫观之华丽一点不逊于皇宫,甚至尚有过之。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嫌太过奢糜。
少年时王维也是满腔热情,充满理想的。他的笔下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纯情,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气,但这些诗篇几乎全出于他的少年时代。
及第后的王维,虽然曾有被贬到山东济州(现在济宁附近)的经历,但后来他的仕途还是相当平稳的,然而他的诗里面再也没有这样的豪气了,只有心灰意冷后的淡漠。
这是为什么?
王维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不再续娶,这在唐代高官中相当罕见。
有人说王维学佛,但这学佛未必就完全像出家人一样,必须四大皆空。白居易不也是一边诵经拜佛,一边左手搂着“杨柳腰”小蛮,右手抱着“樱桃口”樊素嘛。
王维的弟弟王缙,虽然和王维一样,受家庭影响,信奉佛教,但王缙奢侈过费,妻妾成群,和王维清寂自苦的情境大相径庭。
这又是为什么?
在唐朝开元十七年时,李白和玉真公主见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