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吐鲁番游记(坎儿井)(2/2)
开了。实际上是,坎儿井其实是两种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技术是凿挖地道技术,另一种技术是供排水工程技术。这两种技术,在将地理、历史、工程技术及建设合为一本的手册式书本,《山海经》里面早有记载。
凿挖地道技术,在说到舜的身世时就有叙述。说舜的父亲后娘及弟弟象,想吞并舜的美貌妻子及家产,起杀心。第一次将舜骗到谷仓想要烧死他,没想到放火烧舜时,舜变成一只大鸟飞走了。第二次来个狠的,骗舜说挖井,将舜骗到井边推舜入井中,舜掉落到井中,又变作一条银磷闪烁的游龙,钻进地下的黄泉里,逍遥自在地浮游,凿挖出一条通道,最后从另一个井里钻了出来。
由此可见,井与井的凿挖连通技术,自古有之。
治水引水技术,古代治水鼻祖大禹在攻共工国时,将共工赶回老巢,共工被流放至西北地区,极为寒冷的幽州边疆(今阿尔金山脚下)。后共工臣子相柳出来作怪,大禹将相柳诛杀,柳相流出的血液又臭又腥,腥臭之血流到那里,那里就寸草不生。大禹运用沼泽过滤污水处理技术,将腥臭之水变成了干净的水,并在水池边筑建了高台。
大禹处理完腥臭之水,站在阿尔金山顶从上瞭望。发现西北地势高,水源丰富,下方盆地,地缘辽阔,但缺乏水源干旱,无法种植农作物。于是将昆仑山上几条河水,用神斧开渠引流,将水流引向塔里木盆地最低处,最终将河流引流入罗布泊——泑泽。整个罗布泊边缘的沙漠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浅层砂过滤器,利用沙漠的细沙天然过滤过后的水,从吐鲁番的迪卡尔村开暗渠引出来,用来灌溉吐鲁番盆地。
自从大禹引水工程完工之后,吐鲁番盆地干涸的土地就有了波浪翻滚的水流的灌溉,葡萄长廊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从此人们欢歌笑语,逐渐富裕起来,后就有了高昌古国“王城”的繁华景象,延续到今天吐鲁番的繁荣。
可见,供排水技术及污水处理技术,在大禹时代已经开始非常成熟的运用。
凿挖地道技术与供排水技术合成的坎儿井,与我在乌什塔拉罗布泊边缘遇到的那位小伙子的话极其契合。那个小伙子说:“罗布泊下面全是水,那个水会动,水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到了别的地方,羊今天从这里掉下去,过几天从很远的地方漂出来。人要是掉进去了,就不知道被水带到那里去了。”他爷爷的爷爷这样说,他爷爷也这样说,他们都不敢进去,他劝我也不要进去。
由此可见,暗渠一直就有,从罗布泊延伸到吐鲁番盆地迪卡尔村。而且,罗布泊也不是可怕的地方,而是整个吐鲁番盆地的水源地。水源经过沙漠里细沙的过滤,从吐鲁番盆地流出来的水纯净无污染,再有天山雪水融化做补充。造就了这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的璀璨明珠——富饶的吐鲁番。
当然,水渠引到迪卡尔村后,随唐代吐鲁番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有密切关连的坎儿井也相应增加。清代以来又陆续延伸修建。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对坎儿井定期进行捞泥、维修、延伸,保证了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增加。如今,已延伸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和五星乡,还有可供参观游览的坎儿井。
走在坎儿井里面,看着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也有民居里的居民下来提水,提水的桶子不是很大,小小的水桶,轻松的提着一小桶水回家做饭,真是惬意。看着清澈甘甜的河水就从家门口流过,感觉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都变成了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心中感叹:舜禹当年做这些事情,就是为了让后人们拥有如此富足的生活环境吧。
看着清澈的河水时就想要吃上一顿薄皮包子了,从坎儿井景区出来,找一家专门做薄皮包子的饭馆,点上一笼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是吐鲁番地区有名的美食之一。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香,伴有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既爽口又好吃。做法当然也是非常的讲究。首先是面皮,要用死面,什么是死面呢,死面就是用冬小麦研磨成的面粉上面加一点盐,再加一点点鸡蛋清,用凉水和面,面要和得稍微硬一些,和好的面先醒上十五分钟。在醒面的同时准备馅料,馅要选用新鲜羊肉切成筷子头大的肉丁,再把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适量)顺时针搅拌,拌均成馅。再把醒好的面,切成均等面剂,用擀面杖擀成圆薄片。包馅成鸡冠形(少带花褶),入笼屉用旺火蒸二十分钟即可端上桌了。
我拿起一个薄皮包子,在薄皮包子上撒一点点黑胡椒粉,再整个一个薄皮包子丢入嘴中,在包子皮和牙齿触碰的瞬间皮破汤汁出,羊肉、洋葱、黑胡椒的混合香味在嘴里面蔓延开来,此时再配几条切好的生洋葱细丝,细嚼下咽,那滋味真叫个:吃的不言传(新疆话:妙不可言的意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