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危机所在(2/3)
君书》也成了秦国唯一执政根基,唯一道路。”“昭襄王时期,儒门魁首荀子入秦,言: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私事也。不朋党,不比周,倜然莫不通阴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治之至矣,秦类之矣。”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秦国,可现在的秦国着实令我心头震颤。”
“当初百姓质朴,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而今如何?权贵豪门鲜衣华服,底下百姓争相夺利,活如牲畜。”
“当初百吏肃然,而今如何?一个纨绔子弟竟然令洛阳城全体官员俯首称臣,就因为他是吕不韦的儿子?”
.....
“当初公门士夫,不朋党,不比周,而今如何?秦国丞相吕不韦为始作俑者,门下三千食客,童仆过万,这也就罢了,寡人暂且念他劳苦功高。可是咸阳权贵纷纷大举收纳门客,官吏间也渐渐生出了敬上互拜、礼数斡旋的风习,这些种种是将我秦国变成山东六国吗?”
盖聂神色复杂,沉默不语,这些都是他这一路上看到的,秦国在变,在变得向山东六国看起。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因为秦国的王已经察觉了这些变化,而且从他待在秦王身边的这大半年时间来看,他面前的君主不仅极具人格魅力,同样雄才大略,手段非凡。
“你知不知道,当初先王薨后,寡人第一次朝会中,吕不韦提出的执政方针?”陈锐平复情绪,此刻显得十分冷静。
“臣不知。”
“王道宽法,执政以德、待民缓刑,多行义兵!”陈锐口气不徐不缓,每个字却吐出一把剑。
盖聂瞬间明白了秦王对于吕不韦流露出的杀意。
这是直接动摇了秦国的根基,改变了秦国以《商君书》为指导思想的道路,那时秦王幼弱,毫无话语权,如今这些年来通过吕不韦方针影响,现在才有了秦国的风貌大变。
“山东六国自诩为中原根源,文华所在,一直推行王道,德政,宽法,缓刑,现在呢?贿赂公行,执法徇情,贵胄逃法,王侯私刑,民不敢入公堂诉讼,官不敢进侯门行法。这...这就是结果。”
“吕不韦那是谋国啊?这是窃国!”陈锐锋芒毕露。
盖聂瞬间低下头,不敢直视秦王虎目中的杀意。
“不说这些了,再说一件趣事。”陈锐淡淡笑着,“吕不韦近年来一直在编撰一本传世经典,其中记载他多年执政思想,你说他会给这部典籍去什么名字?”
“臣不知。”盖聂不敢乱猜。
“叫《春秋》”
盖聂蓦然一惊,失声道:“那不是儒门圣人孔子编著的圣典?”
“能有《孔氏春秋》,为何不能有《吕氏春秋》?”陈锐笑着回道。
盖聂心头一片震惊,《论语》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部孔子语录,由后人编著修整极多,《春秋》才是孔子耗尽毕生精血著成。
吕不韦何德何能能比肩于孔圣人,这是盖聂他难以想象的,但是以他的直觉,吕不韦作为秦国丞相,种种所为绝不会无的放矢,令世人嗤笑。
这部典籍真能比肩于《春秋》?
盖聂抬起头,目露疑惑,陈锐看出他的心思:“能不能比肩《春秋》寡人不知道,但可以预想,这部承载吕不韦思想的典籍绝对会被他推行秦国,以整肃秦人意识形态,甚至通过典籍,直接动摇《商君书》的地位”
“你猜他会不会这么干?”
“呵呵....”
在陈锐心中《吕氏春秋》绝对算得上是好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但是对于陈锐要一统天下,就显得有些鸡肋,甚至是阻碍。
只能说这本书是生不逢时,适合在陈锐统一过后出现。不过就算统一后他也不会采用这部书的思想,怎么能采用敌人的思想作为指导呢?
就算他陈锐拿块豆腐撞死,跳崖死,都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顺带提一提,作为秦国指导思想的《商君书》,陈锐同样难以看上。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这便是《商君书-弱民一篇》,讲的是秦国要强盛就要削弱百姓,奉行弱民,愚民政策,这在后世看来极为愚蠢,并且不利于文明进展,而这不是单单一例。
当然这并不是全篇否定这本书,在法家,军事,农家等等方面,《商君书》堪称不二圭臬,只是陈锐历经后世种种轰炸,知明历史,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对秦国现在的局面,你可有应对策略?”陈锐看向盖聂,问了一句。
“出谋划策非臣所长,治国理政更是难上加难。”盖聂并不露怯,见秦王微微凝眉愁思,又道,“臣知道或许有位可行。”
“谁?”
陈锐面色微喜,当下之局面犹如一团乱麻,连头绪都难理出来,他心中虽有些策略,但是皆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