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砸缸的人(1/2)
赵宗旭与赵宗鑫终究还是进入了同济书院,对于此,曾巩非但没有摊上大事的自觉,反而十分开心,在他看来,两位皇子都算是聪颖的,往往能举一反三,而且收皇子入书院,好处绝对多于坏处,皇子都进入了书院,说明书院的方针是正确的,自然会令宗室子弟、世家大族的那些人,对书院趋之若鹜,那些反对的人,为了自家孩子的未来着想,自然会偃旗息鼓。
在未央看来,这是纯粹的书生意气,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一向是以把学问散布的满天下都是为荣耀,只是当这一天真正的到来的时候,或者说仅仅只是有一颗小小的萌芽,他们反而害怕了,他们害怕失去特权。
因为人一旦多了,就不值钱了,朝廷的选择余地自然就多了,他们就没有了那种独独然的超然地位,若是一个不慎,或者后辈不努力,那就会泯然与众人,这是不可避免的。
未央的骨子里,还是那个后世科技昌明时代的少年人,遍览史书的他,知道文人相争,比改朝换代更加的残酷,一个不慎,身败名裂都是小事,万世根基就会被摧毁的一干二净。
所以他做事,一向讲究春风化雨,虽然急切了些,但是筹备工作从来都是有条不紊。
蓬莱诸老决意推行义务教育,事先并没有跟未央通气,本来这是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大计,生生的被蓬莱诸老提前,甚至他们殷切的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在田间乡里,都能听到朗朗之声,铿锵写字之音。
未央知道这些老人家的想法,所以他并没有阻止,反而竭力推行,有人反对,那就打擂台,有人破坏,那就铲除了事。
他一向都是这么个人,做事不算是随心所欲,也绝非循规蹈矩。
既然事情已经开始了,那么久极力促成,也给那些老人家一个交代,毕竟他们都是七老十的人了,孝敬老人的心,未央从来都不缺,更何况那些老人家是看着他,护着他成长到如今的地位,让老人家的心愿达成,未央自然不遗余力。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走入了未央的眼帘,就是那位砸缸的家伙。
未央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书院的大门口,这家伙一身儒服,长身而立,目光看着同济书院的牌匾,皱着眉头不知道想些什么。
未央带着赵曦与未珩、未玱三人来到的时候,司马光微微一怔,旋即施礼。
出于礼貌,未央不可能视而不见,就回了一礼,然后径直前行。
不知道司马光是什么心思,他就跟了上来,不近不远,十五步的距离,一步不差。
未央皱眉回头道:“若要求学,自去书院即可。”
司马光微微一笑,再次施礼道:“未大人名震天下,君实仰慕已久,特来拜望。”
未央冷笑道:“若是拜访,自去家里,来书院算什么回事?”
司马光微愣,不知未央为何对他如此敌视。
未央对于司马光,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只是对这小子有种说不上来的厌烦。
历史上的司马光,毫无疑问是光伟正的人物,但是他的光伟正,是踩着王安石上来的,再加上这家伙本来就是修史的,一部资治通鉴囊括古今,独步天下,未央也很佩服。
司马光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博学多才,刚正不阿,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家。但是不幸的是最终他却成了大宋王朝的掘墓人,这既是他个人的性格悲剧,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剧,
众所周知大宋王朝在历史中是出了名的积贫积弱,宋神宗即位后宋朝年度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屡屡暴动反抗。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宋神宗对宋太祖、宋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
此时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大宋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吗,如果此时不变法就将步入死胡同无药可救。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也非常清楚这种局面,所以大胆任用王安石开启了历史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司马光坚决反对,他反对的借口大概是两个,一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二是:说王安石变法把本该属于百姓的财富强行掠夺到了国库,容易激起民变。
所谓的祖宗之法是开国皇帝针对王朝建立时的情况制定的,时间久了社会环境早就变了,但是司马光不管这些,他们这些保守派就是要坚决执行,哪怕错了也不要紧。对于掠夺百姓财富倒不如说是掠夺商人官宦人家的财富吧,其实这才是很多大臣反对的根本原因,顺便介绍一下,司马光出生在官宦家庭。在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重新上台掌权,他立马废除了所有的王安石变法的所有内容,对,是所有!
青苗法和免役法两个已经被百姓所认可,如此利国利民的好法也被废除,使得同属保守派同的尊重事实的官吏也坚决抵制,气得苏轼跺脚大骂:真是司马牛,司马牛。宋神宗和王安石十几年的心血,一朝被全部废除!卧病在床的王安石听到此消息后经受不住打击,痛苦万分离世!
自司马光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后,大宋王朝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从此之后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敢于变法的志士,也没有可以变法的环境。
虽然在司马光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