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品读历史—宋》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品读历史—宋 () >> 第48章 科举制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33934/

第48章 科举制度(2/2)

也是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

作弊可称的上是一项高层次的技术活。在整个过程中,不但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专人巡查),还要有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毁灭作弊工具),最重要的是在考试期间心理承受能力要足够强,做到脸不红心不跳。

现代考生会熟练运用网路、电子工具等先进技术进行作弊,但是翻看古人作弊的手段,想必你也会叹为观止。

概括起来,古代作弊的手段大概有以下几种:怀藏(小抄)、代笔(冒名替考)、飞鸽传书(场外答题)、授意、结朋、继烛等多样手法。这些作弊手法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但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有了重大变革,采取了糊名誊录制。

宋代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

1锁院制度:“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主考官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防止有人因贿赂而泄题,同时考生们搜完身后,也实施隔离,拿着预先抽选到的房间号到各自狭小的房间内,进行答题,直至考试结束。

2弥封制度: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3誊录制度:据宋人记载,实行弥封制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之出现,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会雇请一批抄写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杜绝“弥封”措施的纰漏。

宋朝的重大制度改革,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华,有学识的天之骄子来说,是一件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好事。

改革的目的便是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学子。倘若没有过人的才华、坚强的毅力、渊博的学识,想在宋朝科举中脱颖而出是件极其困难的事。

科举制度咱们只是概括的介绍下,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要涉及到后面的文官集团,这群人在今后的政治事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先行阐述下。

总的来说,中国科举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科举意在选才,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末,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海,光宗耀祖。状元及第,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一旦殿试成功,马上就由吏部任其官位,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48章 科举制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