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不均(1/2)
武皇更加看重的是他那句相识已久,“他是你向娄爱卿举荐的?”
原来武皇早就知道了,沈三问继续直言,“他是微臣的好兄弟,不过许久未见了,陛下第一次祭天之时我二人才重逢。”
武皇对此人还是有些疑虑的,“此人背景空白,是否清白?当真是大周人士?”
沈三问:“陛下一见便知。”
原州。
崔玄与沈三问通信愈加频繁,对他所说的广告品牌营销观念了解加深。思路活泛了许多,超级集市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
商道使原州不缺人流。崔玄开始借鉴括地志,整理各地特产品种及价格,并吸纳合适的商人进驻超级市场。
初期没人愿意进,崔玄就用优惠政策吸引,凡愿意进入超级市场一观的免两次通行费,不看重这点小优惠的,又被告知可能有廉价的进货渠道。
总之,凡是路过此地,能被拉进去超级市场的客人,都被崔玄想方设法的吸引进去。
商人南来北往,不顾严寒酷暑,不过是为了获取廉价货源,用商道不过是为了更快更好的运货,了解需求,对症下药,一切自然好处理。
连带着超级市场边的超市生意也火热起来,到此一游也会购买些此地绣品、杂玩。稻田养鱼也成为原州新的景象,不少喜欢猎奇的人,也会专程去看一看田鱼。
这种人还不少。
为了迎合此类人,兰承安特地着人养了一田的观赏鱼,每日人流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当然,鱼的销路也十分畅通,原州的鱼不仅新鲜,而且廉价。在超级市场与诸多商人口舌,讨价还价累了,在旁边点一锅鱼,喝几口鲜汤,舒缓旅途劳累,是一件极为痛快的事。
崔玄也未将养鱼之事保密,而是制作了详细的教程,总结失败的经验,记录每一步的得失,载明具体的操作规程。并且将教程供来往商旅带往各地,若有适合鱼稻共存之地,农民也好有新的活路。
稻田鱼上市以来,狄仁杰和姚崇也知晓了详情,立刻就在庆州开展实验。不过崔玄教程指出的销路必须解决,量出产鱼也的确得仔细考虑。
来来往往的人流,每日增加的钱货支出,大家有目共睹,原州日渐繁华。
不过还是以商道所在的原春和超级集市所在的原礼最为繁华。
这吸引了大批人士来原州发展,同时,州内也开始议论纷纷,其他县城也要求青天大老爷给个机会。
不患寡而患不均。
任何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心。只是所有县同步发展也不可能,而且超级市场还有待时间完善,此时开始其他项目或者发展其他县绝非好事。
崔玄驳回了各县长官的请求,请他们耐心等待超级市场调研结果,稍后在各县推行。
各县长官又向地方豪强转达了崔玄之意。
这些人自然是只能等,只是许多事又是不愿等、等不及的。看着别人日进斗金,十分不是滋味。
他们奈何不得崔玄,也不能理解崔玄一步步的计划,但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给他制造许多麻烦。
无论花多少心思,有怎么样的胸怀,天下总有许多人不理解,能做到受人爱戴,无非是以别人能理解的方式,丰富他们的口袋。
忙碌的崔玄会忽略许多事情。
若是崔玄亲自接见这些人,处理这些事,自然不会有问题。可经过了一道道传话,许多能懂不能懂的意思,导致最后的结果差强人意。
亲力亲为永远是保证事情得到良好执行的条件,除非有合适得力的人选。
从原春到原礼,路途有许多商机,没有官府的认可,也可以做许多生意。就像商道附近的小摊一样,这是自由摸索阶段,许多人开始寻找新的路子,顺便试探崔玄的底线。
商道前往超级集市的道路铺满了各式小吃,杂货。没有入超市资格的民众,不在两县的经商大户,已经开起了延道铺子。
原本平静祥和的道路充满了市井的杂乱感,自然而然劝退了一些有档次的商人,超级集市宣传的可是品质大商。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崔玄对于商业的发展其实是乐见其成的,只是对延道百姓进行了规整。
只要不影响来往商人对原州整体的印象,对超级集市的印象,许多事都可以忍。
这日中午,得知人流恢复的消息,崔玄刚刚放下心头大石,就收到了一封来自狄仁杰的书信。
信中说道,自古以农业立国,一国兴旺与否在于人口多少,耕地多少。耕地多粮食多,是一国百姓生存的根本。如今原州百姓弃农从商,延误农时,荒废耕地,不仅使粮食减产,还将减少可以上缴的粮食,若被效仿,会谷贵伤民,从而对朝政造成不良影响。发展商业富农可取,到万万不可本末倒置,给大家做如此不良的榜样。
见信,崔玄大惊,信中说的因为经商耽误农时,原州境内耕地荒废,这些他未曾注意,也无人提过。在外摆摊,一月收益便可换来不少钱粮,许多人将耕地出租是可以预料的,可是荒废却是万万不可的。
若天下人都一心想着经商,不做农耕,粮食有限,大米价格上涨,必然有人吃不饱饭。
虽然超级集市是收租的,可是商业是不收税的,农民尝到了这部分收入的甜头,放弃农耕,改为缴纳银钱,真真是对赋税有益无害。
狄仁杰此信算是发人深省了。
狄仁杰的信到了不久,沈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