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诸葛亮续命北伐(1/2)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在五丈原屯田,欲和曹魏司马懿长期对峙。原本积劳成疾,后偶得天下名医治疗,诸葛亮延寿20年在五丈原修养身体,令各军屯田并寻求破司马懿之策。
前线之地,地狭人多,诸葛亮亲率大将镇守,其余众将褒奖升迁,重新部署各区,讲武练兵,广积粮草,以待时机。
大汉兵马为5队:(纯粹人员官职部署,不感兴趣可直接跳过进入故事章节)。
一、五丈原前线大军
丞相诸葛亮自领大军驻守前线,攻守兼备,伺机破敌。
1.大汉丞相,武乡侯诸葛孔明
2.原汉中太守,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魏延,晋升为大都督,为北伐先锋大将,伺机出战
3.自江州调李严到五丈原前线,并晋升为骠骑将军,参议军事
4.国舅高阳乡侯吴懿,晋升为车骑将军,随大都督魏延参战
5.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晋升为卫将军,掌管五丈原大营禁军,并随身护卫诸葛亮,参谋军事
6.参军、讨寇将军、亭侯王平,晋升为征北大将军,统帅王牌无当飞军,随卫将军姜维防守大营
7.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杨仪,晋升为司空,位列三公,随丞相诸葛亮参赞军事,筹措粮草。诸葛亮将其与大都督魏延劝和,其势稍解。
另外其他文武众人如梁绪、尹赏等随诸葛亮驻守前线。
二、梓潼援军
梓潼援军以关兴为太守,率领众文武官二代,镇守梓潼练兵修武,并随时支援汉中前线防守。
1.侍中、中监军关兴,名将关羽之子,晋升为镇西将军
2.丞相符记室,猛将霍峻之子,霍弋,晋升为安南将军
3.关兴之弟,关索,任命为安西将军
4.傅俭,夷陵之战断后烈将傅肜之子,任命为平东将军
5.虎贲中郎,名将赵云之子,赵统,晋升为平南将军
6.牙门将,名将赵云之子,赵统之弟,赵广,晋升为平西将军
7.尚书郎,名臣黄权之子,黄崇,晋升为平北将军
另有尹默、刘循等驻守,谯周聒噪议战,调至梓潼治农屯田,远离朝廷和前线。
三、成都御前虎贲亲军
成都刘禅坐守,董允内侍匡正后主,蒋琬、费祎、邓芝总览内外朝政及外交,调配各区军械粮草,另调南中孟获、祝融率劲卒进入京师,扩充京师虎贲军,由马忠、张嶷统领,镇守中央。
1.大汉皇帝,后主刘禅
2.丞相长史、抚军将军,蜀汉四相之蒋琬,加封为朝廷大司马,同大将军费祎共同掌管天下兵马,负责后方日常军事行政,军械粮草、兵员补充,和前线丞相诸葛亮遥相呼应。
3.司马,蜀汉四相之费祎,加封为朝廷大将军,同大司马共同掌管天下兵马,负责后方日常军事行政,军械粮草、兵员补充,并兼顾东吴外交。
4.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蜀汉四相之董允,升任太尉,统率宫中宿卫亲兵,兼管皇宫事务,匡正后主刘禅。
5.中监军、扬武将军,平安三侯之邓芝,加封为阳武亭侯,升任司徒,主持东吴外交,说动东吴牵制曹魏东线力量。
6.奋威将军,博阳亭侯,先主称赞贤才,平安三侯之马忠,升任征南将军,接管成都兵防和整顿南中劲卒。
7.牙门将,张嶷,升任镇南将军,归征南将军马忠麾下,操练成都虎贲兵马,并领兵密切关注南中动向
8.南蛮王,孟获,领南中象兵调入朝廷担任御史中丞,掌握监察大权。
9.南蛮王后,祝融,同南蛮王孟获统领南中象兵入朝,支援北伐,任命为右将军。
10.侍中,郭攸之,丞相《出师表》称之“志虑忠纯”,升任太仆,辅佐朝政。
另有陈震为尚书令,辅助费祎、邓芝外交东吴,起用丞相之弟诸葛均担任功曹等。
四、江州后备军
由国舅吴班担任江州都督并任太守,率领众宿将坐镇巴地,进可作诸葛亮北伐之战略后备;退可维护巴地的稳定,控制长江航线,扼守入蜀咽喉要道,确保成都及大汉政权的安全。
1.国舅、后将军、安乐亭侯,吴班,升任为征东将军,兼领江州都督,休兵讲武,听候前线丞相调遣,支援北伐,并领水军防御长江航线。
2.平北将军,马岱,升任为镇北将军,镇守江州训练步骑,听候调遣,北上支援北伐。
3.丞相府参军、广武督,廖化,升任为安东将军,从镇北将军马岱训练步骑,听候北上调遣。
4.前庲降都督、前部都督、兼领扶风郡太守,张翼,升任为安北将军,训练劲卒,听候北上调遣,兼领江州政务。
5.右将军、玄乡侯,高翔,调任为后将军,归征东将军麾下调遣。
6.中领军、封都亭侯,向宠,升任为左将军,掌管江州城防,并修治甲械,广积粮草。
7.前光禄勋,向朗,官复原职,加封显明亭侯,赐位特进,统领江州军政。
另有张飞子张绍、费诗等任谏议大夫,处理江州民政事物。
五、永安防卫军
猛将陈到担任永安都督,率领众将防卫。永安作为吴蜀国界,是入川的第一道屏障,既吴蜀已经联盟,后方又有江州大军镇守,则永安无须重兵驻防。既无战事,可派文武前来历练。然吴人狡诈,仍需大将镇守,密切关注吴国动向。待天时有变,可为伐吴前线,顺流而下,一鼓作气灭之,雪荆州之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