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何时是个尽头?(2/2)
自有人领命下去,堂上几人却无论如何也安不得心,暗中几番对视,益国公仰起头,正欲说话,却见言致摆了摆手道:“我不管你们冤不冤,也不管你们知不知道家中子孙所做的事,我只知,此番太子殿下仍旧昏迷未醒,所有胆敢参与此事的人,我一个也不会放过,不必多言,且等着吧。”益国公年迈,言致此话落入耳中,不免颤抖了一二,有人便见机说道:“睿灵郡主,纵使杨家子弟有罪,老国公年届八十,哪里能看顾得过来家中不肖子孙,谁家还没几个不肖子孙了,再说尚未审问,你就这么急急定了罪,莫不是在推卸责任,这护卫之责可是你言家兄妹一力承担的,如今出了这等大事,以臣之见,第一个该捉拿问罪的便是言家子弟。”
最后一句话是对皇帝说的,但皇帝并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任由言致目光如炬,直直对上说话之人的眼睛,“不巧,我家还真没有这样不肖到敢犯上作乱的子孙,至于我言家兄妹的罪责,到时我自会认领了,如今说得是抓住作乱贼人,既然钱相认为言致的法子不可,那不如你把这事接过去,想来以右相才智,不过是转眼之事。”
“睿灵郡主何必如此咄咄相逼。”
“不敢接,就他娘的闭嘴,否则,别怪我把钱相归为包庇罪人了。”
“你,”
钱相还没接话,那方禁军来回禀已经抓到人了,言致微微正了身子,不再管他。禁军压着两个衣着鲜亮神色带着点无辜茫然的少年郎进来,言致眯了眯眼。
“回禀郡主,益国公府杨七郎今晨回京了。”
言致勾唇一笑,摆手道:“来人,把益国公一系的都给我绑了。”
“郡主,郡主,你不能这样,陛下,陛下~”
皇帝并未说话,任由益国公和世子一起被拖下去,只是心中有些悲哀,益国公在先帝时也是忠君之辈,如今竟然也和那些人同流合污了,看着那乱飞的胡须,皇帝心中叹了口气,越发感到自己的无能,才会让这些人一个个的都弃之而去。
堂上一时安静,谁也没想到她竟然不是说说而已,居然当真这么做了,那可是一个国公和国公世子,虽说败落了不少,可那也是正经的勋贵了,就这么轻易的就捂嘴绑了。
“于田,吴乔安,是吧?”她收敛了笑,神色肃然,桃花眼里寒意愈盛,“不要逼我动刑,战场上对付敌军奸细那些手段你们受不住的。”
······
月上中天时,众人才陆续离开,想着睿灵郡主今日表现出来的手段之狠厉,也想到这次风波影响之大,不免叹息,帝后寝宫被上百刺客围攻,巡防的禁军毫无声响,太子被追杀以致昏迷不醒,回想起来,帝后这边若不是公输白以一人之力挡住了刺杀,太子那边若是睿灵郡主再慢上一步,那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益国公、文西侯、兵部侍郎皆被看管了起来,十数禁军中上将官被卸甲绑缚,以那位小郡主的语气,和陛下的神色,这事,明显是没完的。
今年,当真是多事之秋啊,原以为科举舞弊一案牵扯甚广,云家伤亡惨重,被迫收敛锋芒就算是大事了,不想竟然出了这等违逆之事,这一出出的,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好在入秋了,想来过年不远了,该当不会再出什么事了吧?”
说出这话的是礼部尚书,年近七十的老爷子,早已没了什么干劲,礼部事务大多都交与了李原这个礼部侍郎,只等着一个合适的时间就上了折子告老,以他的立场,自然是盼着事情越少越好的。
李原对礼部尚书也还算尊重,老爷子出身于陈家旁支,却有着自己的行事准则,并不与族人同流,自己硬熬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虽说未曾再进一步,但他壮年时着手,前两年刚刚完备的《祁礼》还算有几分内容,值当他人的尊重。
“老大人不必担心。”
陈尚书看着青年远去的身影,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这样的人到底是哪里来的,要做什么,但知晓他行事如何,能得了这么一句宽慰,就很是难得了,倒也不觉得他态度有何不对。
行宫内人人说话都带着三分小心翼翼,行事都有些战战兢兢,而后就听到了太子苏醒的消息,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太子殿下要是就这么没了,皇后膝下只一个嫡子,那又要掀起怎样一片腥风血雨。
松了气的同时,不少人心神俱是一荡,神色都变得有些莫不可测。
皇帝传令即日回京,睿灵郡主和礼部侍郎留下彻查此事。
礼部侍郎来查此事,是有些不合理的,但回头一想,言家未归京之前,陛下信任的也只公子和李原二人,如此,那也合理了。
言致所不知道的是,在那日大堂上,因她强势镇压了右相钱群而未对她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任何不满的那些臣工,甫一回京,就跟私下商量好了一般,弹劾言致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到御案上,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罪名繁多,总结起来,也就两点,一是秋猎防卫不利,导致帝后被刺杀,太子昏迷不醒,反而将罪过都推到别人身上,二是构陷勋贵大臣,排除异己。
这算什么呢?
不知情的人听了,或许还真当言致仗着帝宠就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了,且字里行间还带出了不少皇帝昏庸为奸人蒙蔽的意味。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