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太清?(3/3)
头,开始从头到尾的阅读这些信息起来。刹那间,光影变幻不定,、图案如同洪流一般疯狂的向着罗帆双眼直冲而入,转眼间便转化为罗帆的记忆,被罗帆完全记在心中。
《太清道德经》便是这一部修行法门的名字。
“此人自称李耳,所修行的法门又是这《太清道德经》似是与古代的李耳有着某种关系,总不会便是先秦老聃吧……”见得这修行法门的名字,罗帆不由得心头一动。
不过也只是一动而已。
此人到底是不是老聃,与他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是与不是,对他都无任何哪怕一丝丝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会投以太多的注意呢。之所以此时想起,只不过是这名字勾起了他遥远的记忆而已。
此部修行法门乃是那老道一生修行的总结,包含了其所修行的一切奥秘,对那老道而言,可说是最为珍贵的存在。
在此篇法诀的最开端,便是一篇罗帆十分熟悉的文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却是与数千年来在地球之上广为流传的《道德经》除了极为少数的一些文字之外,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李耳必定与先秦老聃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甚至极有可能那老聃便是这李耳的化身。”罗帆见得这等文字,这般一个念头便瞬间从他的心神意念之间泛出。
不过也只是一个念头而已。
正如之前所言,到底是不是,对他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
罗帆并不因这些文字与《道德经》几乎一模一样而有所轻忽,而是一言一字的细细揣摩,思索,寻找其中包含的修行奥秘。
这一揣摩,他便发现了这些看似与《道德经》一模一样的文字之中果然蕴含《道德经》所不曾包含的无数奥秘!
华夏文字博大精深,只要一点点顺序的不同,一点点断字的差距,多上几个字,少上几个字,那意义便会与之前完全不同,包含的意义更可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太清道德经》与《道德经》便是如此。
两者光从文字上来看差距极小,但便是那极小的差距,使得《太清道德经》便是一篇极为奥妙的修行法门,而《道德经》却只是世俗文章。
细细揣摩这一篇总纲性的文字,过得良久,罗帆终是对这李耳的修行观念有了大概的认识,再结合自己之前查看李耳修为之时所看透的修行法门,隐隐间明白了李耳炼得那大罗之气的努力方向。
当然,也只是看到其努力方向而已,具体是如何炼得的,自然不可能如此轻易的便看出。
继续往下看去,那《太清道德经》从最开始的气感直到修成无漏金丹的具体修行过程在罗帆面前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
那整个修行过程无比真实,无比详尽,几乎任何人按照这经文所描述都至少能修成金丹真人,甚至只要悟性扫好一点,修成无漏金丹,获得长生,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这一具体修行法门自然与罗帆看老道修为所看出的功法并不相同,其中走了一些的弯路,但也因为这些弯路获得了许多意外的威能,与罗帆看出的功法相比,修行速度虽慢上一些,却也不算是错误,甚至都可以将之分属到完美的范畴之内。
而且,在这修行功法的最后,还有着一部分是罗帆所未曾看出,未曾推演出来的修行法门。这些修行法门并不算高深,但却包含着许多罗帆所不能理解的,几乎完全唯心的内容!
见得这功法后面那些内容,罗帆便明白,这些恐怕便是李耳推演出来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修行方式——当然,其中必定有着许多错误疏漏,甚至可能完全指向死路!不然这老道李耳也不会只能炼得两道大罗之气,却不能将剩余三道大罗之气也一同炼出了。t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