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军报(2/2)
“北地英雄,尽管向称主公、察罕、孛罗。但是以臣看来,孛罗本就是滥竽充数而已,远不及主公与李察罕。”
“哈哈。”
邓舍看着地图,回想告捷军文中叙述的攻陷巨野过程,连连称赞。
却是原来:赵过在包围巨野后,先扫清了周边的元军壁垒,随之大举攻城。一方面也是因骑兵不擅攻城,另一方面也是因王保保防守得宜,连着打了三四天,战果半点没有。两军僵持,到了第六天头儿上,有信使送来了一份来自泰安的密信。打开一看,正是潘贤二想出来的计策。
计策很简单。
概括言之,就是八个字:“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何谓“我之长”?就像是邓舍说的,当然是野战。何谓“敌之短”?还是野战。只要能把王保保引诱出城,促其野战,海东就有获胜的可能。
但是问题却也就出来了,怎么才能把王保保引诱出来?
要知道,相似的招术,赵过已经用过一次了,——开战初,他曾经在巨野城北的山里边,伏击过王保保一次。吃一堑,长一智。王保保既然已吃过一次亏,要想再把他诱使出来,定然就会很不容易。
潘贤二想到了一个办法。
先从对方的角度考虑,站在王保保的角度来推测,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才会肯再出城?答案只有一个:只有在他确信已经获胜的情况下。
巨野守军胜,赵过败,狼狈逃遁。王保保血气方刚,会肯眼看着这样的机会溜走却甘愿不出城追杀么?显然不会!那么,又该怎样才能让王保保确信他已获胜,赵过已经落败?
当时,察罕取得晋冀战场胜利的消息还没有传开,潘贤二并不知道。但是他认为,要想让王保保确信获胜,前提就是必须让他相信察罕已取得胜利。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赵过才有借口主动撤退,诈败佯走。
所以,他建议赵过,在严密封锁城内城外消息之同时,故意捏造出来一个察罕获胜的风声,并且故意将之走漏,让王保保知道。再装出一副因此而军心不稳、士卒惊惶的样子,趁夜晚“悄悄”撤退。
赵过本是孤军深入,若不是察罕陷在晋冀战场、暂时无力顾及济宁,他也不会来打巨野。现如今察罕获胜,随时可有大批援军前来,他闻风撤退也是在情理之中。王保保获悉,必定出城追赶。然后,就可以在城外设下埋伏,守株待兔。先把出城的元军歼灭,再趁势攻取城池。
赵过完全是按照这个计策去做的。王保保果然上当。
夜战城东,一战歼敌近四千人。
在此次的战事中,赵过还用了点别的计策。前几次的战斗里,他缴获了不少的元军铠甲,悉数交给士卒换穿,只在胳膊绑块红布,以方便自己人辨认。待王保保落入埋伏之后,时当深夜,元卒难辨敌我,自相残杀。
杀至次日上午,裹挟了俘虏,诈作败兵,又轻轻巧巧地赚开了巨野城门。赵过晓得邓舍军纪严明,还特地在告捷的军文里写明了一句话:“入城后,秋毫无犯。直到臣写这封军报时,城里还有百姓不知巨野已经易主。”
邓舍转回案前,拈起赵过的军报,又看了一遍,放将下去,再又把棣州送来的军报拿起,叹道:“攻打巨野,可谓先难后易。守御棣州,却是先易后难。阿过打巨野,看似不难。罗国器、姬宗周守棣州,确实惨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