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运通&黑卡(1/3)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施行吧。
直接去联系航空公司那是最傻的,倒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直接去联系,无论是以个人,还是公司的名义,都要从头开始排队。越是大型的航空公司,一般来说订单越多,飞机这种庞然大物,其本身生产时间就非常夸张,私人飞机还要考虑到内饰的问题,从头开始排队的话,每个两三年、三四年,根本别想看见飞机的影子。
所以在决定买飞机的时候,周方远就一个电话打给了自己的运通私人助理。
没错,就是那个百夫长黑金卡。
这东西在05-06年这个阶段,国人知道它的还不多,但再过十年,基本上十个人就知道所谓的百夫长卡。
人们都说,想要得到百夫长黑金卡是如何如何的不容易,而且就算你得到卡片了,在运通内部你的等级提升也不容易,只有等级提升起来了,服务才会越来越好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钱,只要有钱,运通就会给你服务。越有钱,服务就越好,当然了,服务的价格也就越高。像是周方远在米国的产业,随便估算一下,就是超过百亿级别的。运通除非是傻了,才会将这样的富豪拒之门外。
至于说运通,这个真的,是太有名气了。周方远上一辈子就听过太多太多关于这个公司的消息,所以这一世当他在无意间发现自己得到了运通的邀请后,也没有多想,就加入了进去。反正,运通能提供很多自己需要的服务,那点服务费相比节省下来的时间来说,显然不算什么。
运通公司本身,确实是相当的厉害,它是国际上最大的旅游服务及综合性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的环球公司。在信用卡、旅行支票、旅游、财务计划及国际银行业占领先地位,是在反映米国经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三十家公司中唯一的服务性公司。
在进入付款卡行业之前的100多年,运通最初起家是由三家快递邮件公司合并而成的。它的邮件与货物快递运输服务,因快速与可靠而获得信誉。特别是米国内战期间,运通以可靠方便地传送快递包裹和信件而大为出名。美国内战之后,铁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地区市场的全国化,跨区域的全国性货币流动变得更为重要了。但是,现金很容易被盗。在米国没有全国性银行的情况下,资金的传运只能依赖于邮寄系统。
美国的邮局应需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支票——汇票。邮寄汇票很快就成为一个普遍受欢迎的资金传运方式。运通也立即引入了富有竞争性的汇票产品。但很明显,汇票缺乏现金的灵活性,还同样面临被盗与伪造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91年运通的一个雇员发明了旅行支票,两次性的签名对证,减少了由偷盗带来的损失。旅行支票很快就成为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运通花了很大力气说服国内和欧洲的银行及商家接收它的支票,保证不收取商家的任何费用,并为防止伪冒对商家进行担保。
内战结束后,随着米国大众到国外旅行的人数日益增加,运通在欧洲的网络发展非常迅速。1955年,运通为客户提供了约125亿美元的旅行支票,占据了全世界旅行支票行业市场份额的75。到了1977年,运通发放了全世界所有旅行支票的50。直到今天,运通的旅行支票依然可以开出任何数额的金额以替代现金,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使用。
1950年,在运通步入100年之际,大莱俱乐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rub成立了。以开始,大莱俱乐部引入了以餐馆客户为目标对象的大莱付账卡。付账卡不提供循环信贷,持卡人必须每月偿还全额欠款,而且没有预先设定的固定的信贷限额。
即便如此,很快大莱俱乐部就把它的付账卡生意扩大到其它旅游娱乐方面,如旅店、餐馆和鲜花业。1960年前后,大莱卡持卡人数已达125万人。运通曾有几次考虑收购大莱卡,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运通也考虑过从头建立自己的卡,但因担心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旅行支票受影响而犹豫了好几年。等到了1958年10月,运通听说大莱正在酝酿发展旅行支票,这才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自己进入付账卡行业。
运通为它的付账卡设计出具有特征色调的形象。由于运通具有旅行支票业务的商家网络与客户群基础,运通卡刚开始运行,就有了17500个商家和25万持卡人,这是运通卡最初的由来。运通卡的市场目标是收入较高的阶层,特别是经常旅行的商务人员或其他人。但运通的商家折扣收费略低于大莱卡。为了与大莱卡区分,显示运通卡是更“时髦和高级的”卡,运通有意从开始就为运通卡定下了瞄准高端客户的基调——其年费为6美元,比大莱卡的5美元高20。
运通卡一开始也是用硬纸卡片制作。第二年,运通推出第一张塑料制作的卡。塑料卡上的卡号、持卡人姓名等主要信息,都制成凸纹,可以在刷卡机上把这些信息通过复印纸印到收卡单上。这一创新,不仅明显降低了伪冒风险,而且收款员也不必再用手抄写信用卡信息,大大简化了刷卡程序。
最初,由于没有发卡和运作经验,一些客户到期不付款,运通没有盈利。到1961年,运通几乎想将运通卡生意卖给大莱俱乐部,或与其合并,但考虑可能通不过司法部的检验而停了下来。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运通雇到了后来被称为“付款卡之父”的乔治·瓦特来管理运通卡的运作。瓦特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