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星的极品御医》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大明星的极品御医 () >> 第二十八章 有我在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13910/

第二十八章 有我在(1/2)

杨凡进病房的时候,沈千彦正在给病人号脉。

杨凡没管沈千彦的动作,趁着这次机会,再次认真观察了一下病患的情况。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

切脉无疑是最准确、最简单的办法。但是其他三种,也不是不能用来确诊伤病的种类。

之前的时候,杨凡就已经隔着窗户观看过三个病人了,心里已经有了一种大概的想法。

而号脉中的沈千彦,很快就皱起了眉头。

“初持脉,一息不足四至,似虚寒之缓脉。然数息之后,脉象转变,一息五至,转实热数脉。再过数息,脉象再变。”

杨凡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号脉就号脉,拽什么文啊?你就说是个“脉象变化迅速,不好确认病症”不就得了么。好像拽文之后,别人就会高看你医术一眼似得。

杨凡是这样想的,然而跟前几个女医生,却忍不住互相说起话来。杨凡就在跟前,分明听到几个“好帅”、“好厉害”一类的字眼。

杨凡无语,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但是脑子却是开始迅速的转动。

沈千彦所说的脉象,正和之前杨凡的怀疑吻合。

“现在的症状,其实已经比前两天缓和了一些。我用了一种温养的方子,才达到这种效果。”说话的,是接替梁鸿荣,负责这三个病例的主治医师王麟。

然而他这句话说完,杨凡却忍不住在心里笑了笑。

沈千彦所说的这种脉象,真的很是稀有。一般来说,一种病症的脉象,或沉或浮,总是有迹可循。形成一定的规律,中医才好根据脉象确诊病症。

像是这种,以变化为特点,根本没什么规律的脉象。用“稀有”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脉象的少见了。

然而就算如此,根据这一种混乱的脉象,也还不能断定到底是哪种病症。

就杨凡所知,有起码六种以上的疑难杂症,在脉象上都和现在这三个病人的情况类似。

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主治医师就能研究的通透的。

王麟这么说,无非就是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罢了。

“哼。你说的,就是桌子上放得这幅药剂?”杨凡没准备多说什么,沈千彦却没想给王麟面子。

“嗯。”沈千彦的一声冷哼,让王麟心里瞬间咯噔一下。沈千彦后面再询问问题,王麟忍不住就有了一些心虚的感觉。

沈千彦没准备放过王麟,拿过药盅仔细闻了一下。

“防风、荆芥穗、紫苏叶、姜半夏、广陈皮、枳壳、苦桔梗、炙甘草、生姜……”沈千彦顿了顿,差不多确定就这几位药材了。“是这几味药吧?你再说一次你用这个方子缓解了他们的病症?!”

从沈千彦开始说出药材名的时候,王麟的脸色就迅速变得很难看。等到沈千彦最后提高声音喝问的时候,王麟张了张嘴,终于还是颓然的低下了头。

要是有人问他这方子的具体药材,王麟还能用“家传养身方”的名义,糊弄过去。

可是现在沈千彦已经直接把药材都说出来了,王麟也就知道,今天出门没看黄历,碰到超级高手了。居然能靠气味,就识别出混杂起来的这么多药材。

通过气味识别药材,本来就不是杨凡的独门手段。

像是江北沈家这一类的中医世家,家族里的晚辈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接受各个方面的一些训练。

其中一些天赋出众的,确实能在较早的时候,就拥有一些一般的老中医都不见得能掌握的特殊技巧。

针灸手法是一方面,闻药识药也是一方面。

这个沈千彦,就属于天赋不错的。否则的话,陆云增也不会对他有那么高的自信了。

而且陆云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情况,却把沈千彦请了过来。可以看出来,陆云增自己都觉得沈千彦的医术,应该是比他自己还高了。

通过气味,从成型的汤剂中,识别出熬制汤剂的药材。就是像杨凡、沈千彦这种从小和药材打交道的情况,都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能够做到。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无异于一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技巧。所以当初杨凡做到的时候,萧家人会那么惊讶。

而这一次,沈千彦同样做到了这一点。跟前几个刚刚当上医生的小姑娘,立马就惊讶的不能自已了。

一个小姑娘忍不住尖叫了一下,反应过来是在工作场合之后,小姑娘才赶紧压低了声音。可是眼里的小星星,根本无法掩饰。杨凡都怀疑,这姑娘会不会就此扑进沈千彦的怀里。

“呀。闻气味就能识别药材。这个医生,和你一样厉害啊。”就连萧莜然都忍不住说了一句。

顿了顿之后,萧莜然又完成补刀:“而且好像他还闻出了九种药材,比杨凡你当时还多闻出来一种。”

杨凡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这种情况,是那么算的么?闻出九种药材,难道就肯定比闻出八种药材厉害?两人闻的是同一份汤剂么?

你们萧家的乌骨汤,当时总共就只有八味药材。我闻出八味药材,没有闻出第九味。还怪我喽?

杨凡都懒得和萧莜然较真,翻了翻白眼之后,还是开始认真查看病人的几处细节。

王麟脸色很是难看,退到人群后面之后,悄悄离开了房间。而沈千彦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做出了他的诊断。

“寒气入肺,邪气入胃。络浮而浅,经隐而深。邪气自络入经,犹为在表,故洒淅恶寒,然经气连

状态提示: 第二十八章 有我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