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崇祯有把枪》

123读书小说网(123dushu.cc)

首页 >> 崇祯有把枪 () >> 第七章 孤胆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123dushu.cc/113215/

第七章 孤胆(1/4)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午时二刻,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在太监王承恩带领下,由承天门入宫,匆匆忙忙往乾清宫赶去。

“尊敬的公公,你可知道,皇帝陛下突然召见我所为何事?”

“这个,杂家也说不清,见了皇上,大人自然就知道了。”

汤若望忐忑不安,他在京师做钦天监监正已有五年,这还是第一次被皇帝单独召见。

这位德意志人聪颖博学,精力充沛,来中国不久便学会了说一口纯正大明官话,私下里更是以儒雅士大夫自居,很难想象这位对大明官场规则谙熟于心的儒生,另一个身份竟然是天主教传教士。

汤若望于天启初年由澳门北上,来到北京,在钦天监这样的清水衙门,被人排挤妒忌,处境颇为艰难。

那时,形若蛀虫的大明官僚盘踞着古老帝国最神秘的部门——钦天监,顽固不化,令人绝望。

不要说日心说之类的天文常识,便是日食月食基本原理,钦天监的官老爷们也不知该如何解释,更不要指望他们计算出日月食发生的准确时间。汤若望的到来,仿佛一股新鲜清风,撩开了钦天监神秘莫测下的腐烂霉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备受攻击。

好在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了。天性爽朗的科隆人永远不会执念于过去的阴霾。

从本质上来说,汤若望是个浪漫主义者,和唐朝诗人李白、李贺以及本朝的徐渭相似。不过他的使命并非文学,而是传教。

这个心怀怜悯,富有教养的传教士,从走下帆船舢板,带着耶和华使命,踏上这块苦难深重的大地的那一刻开始,便决心将自己的毕生奉献在这里,拯救大明数以万计的异教徒。

大明帝国江河日下,前途暗淡,然而汤若望的传教事业却蒸蒸日上,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大明子民皈依天主教,其中不乏谙熟儒家经典的士大夫。

这些人左手四书五经,右手新约旧约,中西结合,其乐也融融。

崇祯年间,京城天主教信徒突破万人,声势颇为浩大。

南明末帝朱由榔,在举国沦丧,逃往缅甸,无力回天之际,也选择皈依了耶和华,甚至还派出使者向欧洲教皇求救,要他们以上帝的名义惩治异教徒野猪皮,十七世纪再搞一场十字军东征。

据说,几位诰命夫人对耶和华心生爱慕,常出没大教堂,以致坊间流传着关于她们的各种fēng_liú韵事。

汤若望显然不受这些言论影响,他平时很忙,实际上,只在某些重要场合比如祭天大典上才能见到他身影,王承恩最近一次见到汤若望是去年八月。汤若望和几个西洋人准确预测了一场日食,而钦天监的几个灵太郎推测的日食日期错的离谱,比预期晚了两个月。

事后,朱由检重赏汤若望等人,赐给三个外国人一共一两银子。同时严厉斥责三位能力堪忧的灵太郎,罚没他们半年俸禄,几位灵太郎对此倒也不在意,因为他们已经半年没发一文钱俸禄了。

“几月不见,汤大人又瘦了,不知京城菜肴可合你胃口?大人还在吃蜗牛吗?”

王承恩笑盈盈打量着这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深情凝视汤若望蓝色眼眸,肥胖的脸上浮现出猥琐笑容。

汤若望来到中国之前,便对明国风俗有些了解,来到北京后却被京师断袖成风所震惊。

“谢谢公公关心,上帝保佑,”他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我已经不吃蜗牛了,毕竟在京城蜗牛太难抓了。”

红毛鬼子喜食蜗牛算是京师官场八卦之一,王承恩也有耳闻,今日看来,确有此事。其实蜗牛不过是道法国菜而已。

眼前这个身材矮胖的宦官对汤若望有非分之想,他那眯缝的小眼睛,他那肥厚的大手,以及竖起的兰花指,无不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上帝啊,便是在社会风气开放的亚平宁半岛,也不会有人做出这样出格的举动啊。”主啊,宽恕这些无耻放荡的罪人吧。”

”汤大人,皇上招你所为何事,杂家也不知道,不过皇上早朝时龙颜大怒,亲手杀了人,你可要小心些。”

王承恩含情脉脉,兰花指蠢蠢欲动。

半个时辰后,乾清宫大殿,朱由检正在享用他的午膳——一条腌鱼,两片咸菜,半碗米饭。远远望见一个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走进大殿,径直朝自己走来。

朱由检微微一笑,他知道来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汤若望。这位天主教传教士历经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两朝四代,最后被小人陷害,险些被康麻子凌迟处死。

他擅长历法,数学,对火炮铸造也有一定心得,明末清初来中国传教士大都是以军事专家的面目取得统治阶层信任的。不过相比火炮火枪队列战阵,朱由检皇帝最看中的,却是德意志人对历法的独到研究。

汤若望倡导的新式历法,明显要比钦天监的那些老朽们高明。

国之将亡,必有乱象。从天启末年开始,大明便进入地狱模式,水涝,旱灾,鼠疫,小冰河气候,崇祯年间广东甚至下起了大雪。

还有频繁发生的日食月食地震等大凶之兆。在这种背景下,天文学作用更加凸显。

从西汉初年开始,董仲舒天人的感应学说便被历代统治者所信仰。崇祯皇帝性格多疑,对各种谶纬迷信深信不疑,明末民间流传不少歌谣谶语,大致意思都是说崇祯无德,所以天降异象。

因此,汤若望这种人的存在对大明来说具有某种政治意义。

状态提示: 第七章 孤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