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名字不够用啦(2/3)
眼睛一时还没适应昏暗环境。此时忽然出现节目断档,已经有人忍不住发出声音,议论、吐槽顺便排遣幽寂了。就在这样的嘈杂声中,有人偶然抬头看向舞台上方,接着他就惊呼出声,“快看上面!”
在台下观众的注视下,舞台上的亮点逐渐变多变亮,逐渐变成一片阑珊光流。光流漫卷逐渐靠近人群,众人终于看清它们的身份,竟是一只只巴掌大的微型无人机。
和一般灯光无人机直接点亮led彩灯不同,这些小家伙却是将发光元件挪到了螺旋桨上,把桨叶变成了四块掌心大小的微型显示器,可以用来显示简单的彩色图案。
以往用无人机群表演空中灯光秀,即便动用一千台设备,也只能在空中维持数千个亮点,只能用来表现简单的点阵文字和图案。
换成这种螺旋桨显示器,显示面积扩大数倍,像素数量激增数千倍,虽然大部分“像素”会因为距离缘故而变得模糊,依然能够带来远超以往的图像细节。再用几百台设备组成立体阵型,让彼此的显示区域尽可能靠近,就能形成一个考验飞行的立体显示器。
虽然依旧没法和大屏led显示器比较精细度,却有着后者所不具备的飞行属性和全息能力,可以轻易展现立体的发光物体。随着机群聚散组合,飘散不定的流萤、从天而降的火流星、轰然绽放的七彩烟花、诡异神秘的ufo、惊鸿一瞥的仙女相继出现在众人面前。
看到这些,不但现场记者纷纷瞪大眼睛、掏出手机,那些聚集在网络上收看直播的观众也是变得激动连连,只恨自己不在现场,只能疯狂发送弹幕来表达自己的震惊之情。
因为之前见过彗星无人机的单独表演,王戈的表现倒是颇为淡然,还有闲心关心新产品的名字。
“这个是流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怎么样?”
“还成,”老王随口吐槽道:“你们到底是有多爱虫子、爱萤火虫啊?我没记错的话,蜜蜂的功能机系统也叫这名字吧?还真打算在蜜蜂昆虫园的路上走下去啊?”
“荧光生物虽然稀少,放到全球范围总数还是有不少,”马竞笑笑,“刨除不太常见的深海生物和洞穴生物,能够飞行的发光生物足有上千多种。问题是它们都归属于萤科,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萤火虫,其实是泛指发光比较明显的萤科动物。”
“好吧,当我没说,”王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空杯指着屏幕说道:“这个又怎么说?人家英特尔上午才弄了个100架无人机的室内表演记录,你们晚上就弄个规模更大更华丽的机群,这也太打脸了吧?”
马竞淡淡道:“只是创意撞车而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再说,飞马并没有申请吉尼斯出版社的认证,世界纪录还是属于英特尔的。”
听见马竞的说法,老王却是乐了,“名不符实,要这记录何用?”
世界记录有很多类型,自然领域的记录还好,消费领域的记录都需要提前向吉尼斯出版社报备,由后者派员现场监督,才能取得记录认证证书。不过这些诸如最大汉堡、最大份蛋炒饭之类的记录往往不够长久,比起去看一年出版一次的《吉尼斯记录大全》,打开搜索引擎、唤出语音助理,直接询问得到的结果反而更加及时和准确。
“倒不是看不上,”马竞摇摇头,“只是这种距离极限很远的记录,根本没有申请认证的必要。不然这边刚创造纪录,没过一两个月就被人刷新,面子又要往哪儿搁?”
“嗯?”老王闻言来了兴趣,“这还没到极限?”
“当然,”马竞很肯定地点头,“无人机集群模仿的其实是鸟类和昆虫的集群飞行。这些动物的集群少的有几十几百,多的像是北美这边的欧洲椋鸟,数量可以多达几万、几十万,不但能够保证互不相撞,还能在飞行时改变形状。和鸟群、蝗群的数量比起来,现在这点儿规模才哪到哪儿呀,至少要上万架无人机组成大集群,才算是真正掌握集群飞行技术。”
“哎对了,”王戈忽然插话进来,“我一直很好奇,那些鸟群的数字是怎么数出来的?几百只还能数清,几十万怎么算的?”
“这个倒是不复杂,以前是分区划块、抽样点数,最终得出估算的总数。到了现在,却是要简单许多,直接找到鸟群拍一张上亿像素的巨幅照片,然后丢给图像识别软件,很快就能出结果。”
听到后面的办法,老王顿时瞪大了眼睛:“还能这么玩?”
“当然,这招不但能够数鸟,还能数车、数船、数大树,只要找到特征规律,剩下的都能交给软件。现在卫星遥感精度已经达到亚米级,车、船、以及大树都能在卫星上分辨出来。绿野林业每年通报冠径一米以上树木保有量,靠得就是这个。这个方法在绿野网站上有介绍,你要是看过就应该知道。”
这话让老王有些小尴尬,只得强行扭转话题:“不说这个了。现在这个是流萤、等下还有彗星,还有一款无人机是什么?”
“名叫猛隼,一款穿越机。”
“嗯哼,”听见这个名字,老王想到的却是它的英文名,“哈!貌似又跟英特尔撞车了,他们的专业无人机貌似就叫falcon呢!”
和萤火虫firefly的情况类似,falcon也是俗称,既是各种猎鹰的统称,也是隼类动物的通称。因为小巧而威猛,航空企业很喜欢用falcon命名自家产品,世界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