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险业务(1/2)
虽然说计算机专业人才是保险公司顺利运作的基础,但是管理团队,业务团队,也是保险公司运作机制的重中之重,而这一部分人,在未来,也会成为保险公司的中坚力量,于是业务部的招聘工作,也务必要齐头并进,否则就会形成头重脚轻的不平衡态势,从而不利于公司的平稳发展。
“杨总,在sh市委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和中青报,工农报社,sh市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达成合作,他们愿意为我们制作宣传广告,但前期费用预算达到了两百万,也就是现在还有八十万元的资金缺口。”
听到宣传方面的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杨宇满意,这至少证明了他带过来的这群人办事能力强,效率高,随即点点头:“资金这一块不是问题,稍后我会补齐剩下的款项。”
“杨总,我们法务部编写的合同已经送往sh市委公证处进行确权,预计在两天时间内,我们就能拿到有效的合同范本。”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一项项工作稳步推进,杨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然他现在也很忙。
忙什么呢?当然是保险业务的制定了。
他时刻都在提醒着自己,这是80年代,而不是2017年,不一定2017年的保险业务就适用于这个年代所以2017年的保险业务,杨宇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但是基本的保险业务框架还是可以沿用。
比如说社保这一块,想必在八十年代也能行得通,只不过收费水平不一样罢了。
顾名思义,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国内,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而承保机构承担最终责任。
经过深思熟虑,杨宇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017年的社保架构。
即投保人每月缴纳固定额度,满一定年限后,达到领取投保返利年龄,由保险公司按月支付社保承诺金额。
至于这个缴纳额度的多少,杨宇需要根据每个省市的经济水平来确定。
比如说sh市的经济水平相对发达,所以市民每月缴纳的保险额度就暂定为每个月七元,连续缴纳二十年之后,等过六十岁,每个月就可以领到三十元左右的红利,直到投保人死亡。
而投保人在不满领取红利的年龄就死亡,那么保险公司会一次性退还所有费用,并额外支付一笔补偿金。
除了养老险这个领域之外,杨宇还准备推行商业保险,以及意外险。
80年代,下海经商的一茬接着一茬,有人赚钱,但更多的人却是血本无归,如果在这个时候推行商业保险业务,绝对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那么杨宇会在短时间内,拿到巨额的融资,而拿到融资后,杨宇就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投资,彻底实现以钱赚钱的模式。
或许有人就会问,既然八十年代,血本无归的私营企业要大于盈利的企业,那么杨宇如果推行商业保险,那岂不是血亏的事情吗?
对于这个,杨宇只想轻轻一笑,他干了十年保险,难道又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这个就涉及到一个大数据的计算了。
这就好比一个省,假如算上大大小小一万个企业,根据数据统计,这一万个企业在五年时间内,总计倒闭了一千家,破产率的确是达到了可怕的十分之一。
但要注意其中一个概念,那就是在五年时间内,那么算下来,平均每年倒闭多少家?只有两百家!而理想状态下,保险公司每年收取的是一万家企业的钱,而只需要理赔两百家破产企业的补偿金,到底是赚是陪,一目了然,而且每年还有新的企业诞生,那么利弊自然不言而喻。
意外保险这块领域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八十年代的工作条件艰苦,工人的事故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但是这也就和商业保险一样,需要用大数据来分析,才能看到其中蕴含的价值。
而前期杨宇的保险公司并不成熟,所以杨宇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也只准备暂时开展这三个方面的业务,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保险公司的机能完善,杨宇必将涉足更多的保险领域。
但是在此之前,杨宇也深知仅凭借投保人个人的意愿来投保,那么在这个年代的公民意识里,对保险并没有太大的概念,那么杨宇的社会保险项目推行起来就会相当困难,甚至可能因为业务量达不到而造成整个项目胎死腹中。
而这个问题,杨宇在计划创建保险公司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需要杨宇这个业务有一定的强制性。
然而杨宇即将创办的保险公司是民营企业,在社会上除了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外,并没有其他行政权利,也就是说,杨宇从本质上来讲,并不具备赋予保险公司的业务强制出售的权利。
但既然主观上达不到,那就得依靠第三方——政府。
是的,按照杨宇的计划,只要政府颁布一条单位和机构必须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法律,那么在法律的约束下,各大机构或者企业,就会主动为旗下的职工购买社会保险,从而达到一种变相的强制,如此一来,杨宇的保险公司,至少就有了业务基础,也就不至于没有业务而导致持续性经济损失。
当然,据杨宇所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