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大国崛起(八十九)(1/2)
缺乏纵深、过度依赖贸易,使之只能延生一些城邦性质的国家,并且容易为外来殖民者所控制。
如果生活在马来板块上的“m来人”,想诞生一个强大的地区性国家,就需要把希望,放在那些大型岛屿上了。
与来地区最大的一组岛屿:“大巽他群岛”。
这组岛屿中最大的岛屿又有四个,分别是: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
后世除了加里曼丹岛北部,归属原英国殖民地的m来西亚以外,其余部分,皆为印泥所有,原荷兰殖民地。
从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角度来看,大巽他群岛北部与m六甲海峡相邻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无疑会更有价值。
尤其是与马来半岛合围成m六甲海峡的苏门答腊岛。
然而,从农业和人口角度来考量地区竞争力,四大岛屿中,最小的爪哇岛却是最强,印泥s都y加达就位于爪哇岛的西端。
后世这个面积与f建相当,且也多山的热带岛屿,人口竟然能够达到1.4亿之巨。
要知道,作为世界最大的绿教国家,印泥的总人口也不过2.5亿。
对于热带地区来说,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阳光和降水都不会缺乏。
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过度降水的冲刷下,土壤往往无法保持肥力,有毒的重金属倒会留下来。
比如,南美的亚马逊平原就是典型的案例,以至于,即使人们把热带雨林全部砍光,
也无法让这片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农田。
然而,同处热带的爪哇岛,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帮助爪哇岛养育如此众多人口的,是数量多达上百的火山。
虽然,这些火山周期性的活动,难免对岛上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但相比它们定期为爪哇补充的,异常肥沃的火山灰来说,这点不安全感,完全属于可以承受范围。
因为火山爆发是有预兆的,人口损失并不会大。
基于爪哇岛优异的农业基础,这个岛屿早在公元初,就已成为“m来人”的核心居住地。
东汉时期,岛屿上的土著政权,甚至出现在中央之国历史记载中。
只是稠密的人口,也为爪哇岛的内部统一工作,增加了难度。
其内部整合工作,一直到公元10世纪初,才初见成效。
这一时期的爪哇岛,被整合为了三个国家,分别是:
西部的塔鲁纳国、中部的诃陵国,以及东部“爪哇”。
最终统一爪哇岛的,是东部的“爪哇国”。
公元10世纪末,东爪哇与当时的宋朝,建立了贸易联系。
在天朝历史中,当然还是体现为“朝贡”了。
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身处南海之外,且不在东西方贸易线上的爪哇国来“贡”,多少有些出乎意外。
以至于在国人的口中,“爪哇”成为了极远之地的代名词,在某件事情被彻底遗忘时,经常会用“丢到爪哇国去了”来形容。
统一全岛的爪哇国,之所以急于与天朝建立贸易联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之相邻的苏门答腊岛,
也在同一时期,完成了内部整合工作,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王国——三佛齐。
尽管苏门答腊岛的农业潜力,不如土壤肥沃的爪哇岛,但其身处m六甲海峡之侧的地理优势,
却在这一时期,得以显现出来,并由此而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刚才我说了,早期沟通印度洋-南洋的贸易线,是通过“海-陆-海”的联运形式,在k拉地峡南北转运的。
不过,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在这两片海域穿梭的贸易者们,终于发现可以借助自然力,
将m六甲海峡身处无风带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利用起来,并最终促成了,连续的海上贸易线。
这一发现,就是对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气候环境影响深远的“季风”。
东南亚及南海地区,与印度和北印度洋地区一样,在夏季时,为从赤道方向,吹来的“西南季风”所覆盖。
冬季,则受源自大陆的“东北季风”所影响。
掌握了这一规律,贸易者就可以在冬季时,从天朝东南沿海出发,然后在m六甲海峡一带休整、贸易,
等待来年的夏季,再借西南季风之势,抵达印度,反之则亦然。
由于,可以借助季风航行,并且全程采取海运形式,商船的吨位,比起之前有了大幅的提升。
这也使得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开始渐渐对陆地丝绸之路,产生压倒性优势。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在技术上,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帆船如何在赤道无风带航行。
其实,在强大风力影响下,海水表面是会形成洋流的。
借助季风,进入无风带的帆船,可以顺着同向的洋流,继续前行。
另外,“风”也并非是,促使表面海水流动的唯一原因。
像m六甲海峡,就会受到赤道逆流的影响,呈现总体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流动的补偿流。
重要的,其实并不在于洋流的方向,而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规律并善加洋流。
后面,当我们的视角,再回到葡萄人身上时,大家甚至会发现,借助逆风航行的风帆技术,也已经成熟了。
当然,完全利用洋流的航行,速度肯定不会很快了。
为帆船配备划浆,一般称之为“浆帆船”,用尾舵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