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貌合(1/2)
此生又要逼迫自己去姓那负心人的姓氏,陶灼华哪里跟依。
她不顾众人错愕的眼神,郑重立起身来,冲瑞安长公主深深敛礼,沉静地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夕颜的姓氏是亡母所赐,如今母亲尺骨未寒,夕颜怎能令她泉下不安?请长公主殿下明鉴,夕颜的姓氏断无更改之意。”
几杯酒下杯,长公主眼角眉梢都添了引起春韵,她把玩着手上汝瓷羊脂玉的杯盏,稠艳地笑道:“你母亲虽然不在,还有你父亲为你做主。你与梓琴是异母姐妹,一家人难道有两个姓氏不成?放心,你父亲自会替你办妥。”
弯眉似勾,长公主望向陶灼华的那一眼平添了无限威仪。久在上位的人眼中自然有一番凛冽,西平候府的两个小姑娘不觉浑身打了个冷战,到是陶灼华神态自若,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轻轻执起面前的银制镂花汤羹。
人小言微,想要瑞安长公主改变主意几近不能,陶灼华聪明地收敛了神情,希冀另寻旁的法子。
瞧着话不投机,似长乐伯夫人这般长袖善舞的人便赶紧打圆场,她趁势将话题叉开,聊了些京郊景致,又请长公主得了闲暇,去自家的庄子上住两日。
长乐伯夫人笑道:“本不该打搅殿下,只因前几日去庄子上散心,瞧着一片山楂树都已坐果。再过得几日,漫山遍野的山楂与杮子成熟,便似一盏盏红艳艳的小灯笼,再经霜一打,那景色委实好看。”
苏梓琴拍手笑道:“母亲,果如候夫人所说,咱们便去瞧瞧,琴儿长了这么大,难得见些山村野趣。”
又挽着陶灼华的手说道:“姐姐也一起,咱们多带几个人,摘些杮子回来做成杮饼,多搁些糖霜,待下了霜拿出来吃,味道必定不错。”
陶灼华微笑扬眉,只审视地打量了一眼苏梓琴,便将睫毛轻轻垂落。她甜甜笑道:“夕颜十分愿意奉陪。”
长乐伯夫人与苏梓琴描绘的盛景,有几分与家乡的秋色相似。美则美矣,只可惜那时候自己大约早已启程,见不到山楂果红遍山野。
此时不能与瑞安长公主撕破脸皮,陶灼华依然扮演着自己柔婉贞定的样子。
苏梓琴便拖长了声音唤了句:“母亲”,虽是低低央告,却有些撒娇的成份:“母亲,咱们便去候爷庄子上瞧瞧,多摘些杮子回来,您说好不好?”
“你都已经然应承了,母亲难道要抹你的面子?”瑞安长公主伸出带了玳瑁护甲的手指虚点了下苏梓琴的额头,便对长乐伯夫人说道:“那便过几日去叨扰府上,到庄子里住两日。如今随说离下霜还早,瞧瞧山野秋色也是不错。”
长乐夫人喜不自胜,忙着应承,又虚虚对在坐的众人道:“也请诸位一起去具瞧,乡下虽然简陋,胜在自给自足,自家养的山鸡肥美,菜蔬也新鲜。”
就着这个话题聊了半晌,方把刚才的尴尬丢开,陶灼华也开开心心与苏梓琴说起红果制冰糖葫芦的趣事,又不觉回想起那一日在陶府里,舅母体恤自己口中无味,特意命人为自己做红果雪梨丝的旧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与陶超然一家人分离已经三个月,不晓得他们一家在海上可还安好?
陶灼华遥想每年此时与一对表姐弟打打闹闹,吃着舅母巧手制成的面月儿,抠着上头的红枣,瞧着陶府的小厮们在院子空地里放烟花,那热闹的场面却已似过了经年,眼角便不觉泛起了泪光。
长公主便慈爱地问道:“夕颜可是想家、想你的舅舅、舅母了?”
陶灼华红着眼圈点点头,略带哽咽地说道:“想起每年都要随着母亲拜月,如今却阴阳两隔,心里委实难受。”便向众人告罪,离了席自去更衣。
长公主听她一再提起陶婉如,赏月的心情早已缺缺。笙歌起了半晌,该谈的正事也都差不多,崔嬷嬷掌握着火候,便开始支使人摆饭。
小厨房里新烤了各色馅料的月饼,重油五仁、冰皮枣泥、酥皮玫瑰,连同各色水果馅料的都摆了一盘,陶灼华更了衣回来,依然取了只酥皮玫瑰馅的咬在口中,总感觉那味道又甜又腻,比隆盛斋的不知差了多少。
关山迢迢,逝水几许,其实含在口中的月饼金黄酥脆,差得并不是滋味,大约是自己那一颗思念亲人的心。
万里之遥的茫茫海面上,不晓得陶家人如何渡过了自己的中秋。
歌罢酒残,几府里的客人都识相地告辞。丫鬟们撤去残席,重新摆上家宴,此时才换作管家领着几位有头有脸的管事过来敬酒,然后便是费嬷嬷领着内院的管事婆子们给长公主端了几杯。
长公主心情明显比方才愉悦,她来者不拒,不多时脸上便浮起了红晕,眼神却依旧深邃。望着对面的姐妹俩,心里的一团疑云渐渐浮起。
二更天时,宫里赏下了月饼,长公主命摆下香案,一家人开始拜月。
苏世贤望着前头珠络垂缨、雍容华贵的长公主,心里生了深深的苦涩。
团圆夜不团圆,总是人生最大的苦涩。提了好几次,想将父母的骨骸请入京内重新安葬,他也好逢着忌辰前去上柱香。长公主只是不允,叫他一点孝心难成,每每想起早逝的双亲便良心难安。
重回席上,几个人都有些意兴阑珊。
往日苏梓琴喜好热闹,总能翻出许多花样,今次却只是柔婉而坐,偶尔向父母敬杯酒。苏世贤只怕惹得长公主厌烦,打起精神连着说了几个中秋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