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皇帝真是个狠人(2/3)
大多也在其列。他们的想法,有的很奇葩,以为这样背君投降,避免了大战,是大大的仁德,大大的有功于百姓呢,何况他们向来以喷宋皇为傲。至于被骂,那是他人无知,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这种“虽被千万人骂,也要往矣”的气概!这些人还算好的,至少根本上,还是出于公心,就是被忽悠坏了。
有的则是出于私利,投降依从,以谋前程。那些开城门的君子党大臣,其实都是这种打算。你昊天教得了天下,也要用我们来治理啊!天下学子,都是我们的徒子徒孙,我们照样还是大官!
也有一小部分,没有投降跪迎,但是他们被关到监牢中去了,因为他们坏了某些人的好事。
斗争是异常残酷的。昊天教在京师站稳了之后,前宋朝堂之上的君子党大佬,就被哗啦啦的清理了!国子监中,也有一部分国子受到了牵连,被嗝屁了。
抄家灭门,不亦乐乎。种种破事,都被揭发,百姓痛骂,正所谓“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而崇拜他们的国子,更是三观碎了一地,天旋地转,难以置信。
所谓先礼后兵,昊天教向来喜欢先以真理说服人,说服不成才会动手。
弘道院中,讲大道理的人才多了去了,论嘴炮功夫,他们可比那些自命清高的清流嘴炮厉害多了。
这些嘴炮们,在起事打天下的过程中,激励鼓动着百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子监被弘道院接管,其中的国子们,在他们的忽悠——额,不对,是谈心之下,也恍然大悟,弃暗投明了。
国子监后被改名为弘道大学。大学二字,引自儒家经典《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前宋首辅、君子党首领魏德,曾装逼,写过一个名篇,文中说“……谈笑皆鸿儒,往来无布衣……”
布衣就是指平民百姓。
魏德是个雅人,酷爱装逼,阅金经、调素琴!
他当然不会与布衣往来,那群粗鄙的屁(和谐)民,怎么配入他法眼?
他这样,还亲民吗?还是圣人之道吗?他们的眼睛里,有黎民吗?
君子党的那群渣渣,弘道院的嘴炮,分分钟就能把他们搞臭搞烂,搞得遗臭万年!
——————
话说这早朝,也是新朝新气象。
前宋之时,起初无早朝。
后来有了,定为五日一朝,早朝当天,大臣午夜就要起来,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们到午门外等候……规矩极严,稍有不慎,便會被糾察御史記錄下來|!
再後來,早朝這玩意,便天天都要搞了,就是放假的日子,也不例外!
前宋末帝,就特別的勤政,即位十余年,每天早朝,从没迟到,更没缺漏过,每天工作(据说)都要到凌晨一二点的样子。
帝国建立,到了刘昊这里,这种早朝直接就被废掉了。
天天这样搞,还不累死人?
他的理由很正义,一来不仁德,这纯粹就是折腾人嘛;二来徒有虚表、华而不实,这早朝大多是仪式性;三来……
前宋式的早朝被废掉之后,便改成了新式的。早朝一般每月三次,每旬最后一天开;一般上午八点正式开始,十一点半前结束。
不仅时间改了,地点也改了。
前宋时,早朝在太和门前广场。皇帝坐在摆在太和门中央的御座上,文武百官在下面的广场上,叩拜之后便站着。
帝国本来在太和殿中,后来改到了乾清宫中,再后来改到了乾清宫西暖阁中。
不仅地点总变,而且从起初的只有皇帝能坐,改成了正一品的首辅也能坐,后来从一品也能坐了,再后来到了乾清宫中时,就都能坐了。
而到了乾清宫西暖阁,不但都能坐了,连叩拜之礼,也基本免除了。
皇帝的理由,是配置了椅案后,地方狭小,不便行礼,便免了。叩拜之礼免了,礼却不能免,首辅带头,以作揖礼代替了。
乾清宫西暖阁,有近三百平,其实就算布置了桌椅,要叩拜还是可以的,只是皇帝不喜繁文缛节,更为显仁德,才免除的。
虽然坊间多有嘴炮,喷当今皇帝,不知礼节,乱七八糟什么的,但是在朝为官的,却是大抵不骂的。因为这些改变,对于他们来说,或多或少都是有利的,难不成像前宋那样,半夜起来,还特么站着才好?
刘昊喜欢这样的早朝,这样的早朝,令他感觉到了点现代的气息,皇帝仁厚,大臣们胆子也就大了,举手发言,会议很热闹,不那么的死气沉沉。
跪不跪的,刘昊其实无所谓,这些都是表面功夫,表面恭敬有加,肚子里想你死全家的事,多了去了。
……
“前宋,因何而亡?”
皇帝出的题目,传到了弘道大学,国子们可写策论,上递天听,都很兴奋,积极的揣摩起来。
这种事情,正是一展才学的好机会啊,搞好了,便是直接的简在帝心!
古代识字的人,都是很少数,而能进国子监这种地方的,更是很少数中的极少数。
所以,弘道大学里面的国子,都堪称帝国的精英中的精英。
刘昊对他们,还是十分看重的。这题目扔给他们,也是心血来潮,想试一试他们的才学。
关于帝国的教育,他也早有改革的计划。之所以从主位面,收集数理化教材,便是为了这个事情。目前,尤以数与物为首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