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后果自负(1/2)
陈应心中非常愤怒,什么以德报怨,什么以德服人,统统都是狗屁。在后世,全体中国人都对汉唐非常怀念,怀念汉唐强大,怀念汉唐的盛世,更加怀念汉唐尚武精神。
要说汉朝开国刘邦虽然粗鄙,没有什么煌煌文采。然而汉朝却像是一个真性情的铁血男儿,匈奴人在白登山包围了刘邦,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刘邦当时归来以后,定下国策,积攒实力,以图复仇。
历经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启、景帝刘桓至武帝刘彻初六十余年,西汉一直对匈奴采取和亲和防御战略。匈奴南下的次数减少,使西汉获得厂巩固政权和进行战略反击准备的时间。西汉实行重农抑商,鼓励生育,崇尚节俭等一系列与民“休养生息”的措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也得到较大增长。汉高帝时平定了异姓诸王,文、景帝时,又采取许多措施削弱了形成割据势力的同姓诸王,特别是景帝时期,周亚夫平定了吴、楚等七国的叛乱,加强和巩固了中央政权。经过四朝努力,汉朝终于建立了一支足以和匈奴抗衡的军队。
于是汉武帝对匈奴展开的倾国之战,卫青和霍去病两征漠北,大家都清楚。然而汉武帝打败匈奴,此时并不有结束。汉武帝以后,汉宣帝接着对匈奴讨伐。最终在汉朝百余年的持续不间断打击下,匈奴被分裂,南匈奴投降,北匈奴西迁。
到了唐朝的突厥,依旧如此。经突厥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认为这是奇耻大辱,随后开始反击,先将东突厥消灭,随后又引兵西进,把西突厥灭亡,突厥余部逃至红海岸边。
因为他看到了这一幕,联想到了很多东西。汉朝可以原谅匈奴,接纳匈奴,因为汉朝把匈奴打败了,打惨了,打得跪地投降了。那样可以原谅。唐朝原谅了突厥,因为突厥人也同样被打得不复存在了。
历史恰恰有着惊人的相似。天朝初期,采取了五项原则,后来又采取中ri友好的政策,这个政策几乎于汉初采取和亲政策,只是权宜之计。然而,时过境迁,满清奴化中原近三百年,培养了大批的奴才,奴役的不仅仅是身份,还有精神。
非常可笑的人,很多人忘记了南京,忘记了rb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原谅,是强者的权力。弱者是没有资格原谅的,弱者唯有自强。
怀远城下,陈应重新跨上大青马,冲这三四万被解救的百姓大吼道:“诸位将士,诸位父老乡亲,陈应在此立誓,对于胆敢欺负我们的人,对于那些惨无人道的畜生,就六个字儿!血还血,命还命!若违背此誓,犹如此箭!”
陈应还真没有寸劲直断横刀的本领,只要拿出一只箭矢,用力折断。
“以血还血,以命还命!”附和的声音潮水一般的响起,彻地连天。
就连最温和的汉人,也在看到自己同胞,看到那些柔弱的妇女儿童,遭到了这种惨烈的对待之后。变成了一头头地猛兽。
怀远城内,俟利弗设听到对面传来如同山呼一般的吼叫声,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汉人不缺少聪明才智的人才。无论隋朝名将军韩擒虎,还是高颖,以及杨素都是让突厥人闻之色变的人。
现在又多了一个陈应,俟利弗设心中甚是担忧。
血性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东西,没有血性,就是一群绵羊。人数再多,只能任人宰割。既使突厥族在全族最强盛的时候,也不过拥有三百余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依附他们的鲜卑人、吐谷浑人、还有其他各族部落在内。相较之下,汉人仍是他们的十数倍。
这个时候,汉人的血性并没有泯灭。骨子的血性,只是被暂时的压制住了。
汉人有一种保守的思想,就是出头的橼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没有一种冒险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即使在五胡乱华时期,汉人也不是没有一点抵抗,从最初的刘琨,祖逖、冉闵以及后来的张育,有名或无名,总之,也有无数次的反抗。
一头狮子率领的绵羊可以轻易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老虎。历史上中国就是一直是由绵羊率领老虎,让无数老虎有血性,有报负的英才,只能含恨而终。
就在这时,激愤的人群终于慢慢的安静了下来。陈应大喝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受苦了,本总管告诉你们,你们的苦日子到头了,现在本总管就带你们回家。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欺辱你们!”
数被胡人当牛做马汉人,开始大声哭泣。当然,这是喜极而泣。他们发自内心的大吼道:“大唐万岁,陈将军威武。”
汉人百姓是朴实的,只要能有一口饭吃,他们就任劳任怨。汉人的百姓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无数民族在历史上长河中,渐渐的汇聚到了汉人这个大家庭中。
“大唐万岁,陈将军威武!”三四万百姓,一万四千余军队,整齐的发出巨吼,声音直接穿透云霄,响彻天地。
陈应策马来到怀远城下,众突厥人一阵战栗。陈应冲身边的陈劲勇(易思卡尔)道:“去,叫俟利弗设小儿出来答话!”
陈劲勇越众而去,冲到怀远紧闭的城门前。数万突厥骑兵,满是恐惧之色,却没有人射出一箭。陈劲勇用突厥语大吼道:“俟利弗设,我家主人找人问话!”
听到这话的突厥贵族们纷纷大急“可汗,去不得啊!“
“可汗,南蛮没安好心!”
“可汗,就怕他们欲对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