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决战丹徒(1/2)
曹丕的即位,没有后世的那么阴暗艰难,因为他是被曹操点名,兄弟们一起推举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谁坐在那个位置上,谁就等于被架到火上烧烤,那是一个绝对受累不讨好的差事,诸位兄弟避为之不及呢,谁还去抢?
现在曹魏手下文武死伤大半,早就不复原先的盛况,但老的去了,新的一代却脱颖而出,就比如曹纯,曹休,臧霸,邓艾钟会,文臣里司马懿,王双,朱烁。
现在的曹魏诸位文武全是最忠心曹魏的了,这就是患难见真情吧。
丹徒城外,曹魏大军营地,曹丕的行辕大帐里,曹丕面无表情看着手下的一群文武,于禁老将军正在向他汇报战况。
曹洪向坐在上面的侄子恭敬的汇报:“启禀魏王,属下带兵这些时间扫荡丹徒周围,已经陷落东吴三十七个县。一些土族反抗很激烈,但还好,最终都被我们平息了。”
曹丕对叔父如此捧场自己表示满意,脸上却是波澜不惊:“我不听你杀了多少人,我只想听你收拢了多少人,人口,我需要知道我们得到了多少人口。”
曹洪感觉再次施礼:“男女老少全部算上,合计有人口七十万另一百。”
曹丕满意的点点头:“江南果然是未开发之地,三十几个县,人口才这一点点,不过也好,这些空白正好可以安置我们搬迁过来的汉人。”
谢景隽欣慰的道:“臣已经看过了,江南的土地的确比中原要肥沃的多的多,只要开垦出来,一亩产出足以顶的上我们中原三亩,只要太平下来,只要两三年,我们就能恢复元气,五七年,我们就是府库充盈,我们将再次崛起。”
曹丕就不由得往北遥望:“江南再好,也不是我们的家乡,从回故园,这是我们几百万南渡汉人不息的信念,打回老家去,再回家乡,这是我们毕生的夙愿。”
一提家乡,在座的无不立刻唏嘘流泪,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将手捂住胸口,那里都有一把家乡的土。
沉闷的气氛转眼就消失了,因为要想回家,必须在这里死战。
“近日东吴派来的援军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应该对丹徒再加一把火候,让他再次感觉到危及,也好再次向其他地方求援。”
曹丕点点头,却不置可否,然后望向了老将夏侯淳。
夏侯淳站起来道:“丹徒是我们必攻之地,也是东吴必救之地,我们施行的围点打援守株待兔之策已经收效明显,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东吴将无兵可派,那么我们取得其他地方就将轻而易举,此策当继续施行。”
围点打援,守株待兔之策,还是远在沛郡阻挡刘备的司马懿的计策。
丹徒控厄长江,隔断东吴东西,而且在这个身后,就是两座浮桥,勾连着徐州和江东,每日夜都在源源不断将江北的世家豪族还有百姓运输过来,将在徐州收集的所有粮草辎重都在运输过来,这里就成了曹魏关键。
而丹徒对于东吴也是相当重要,一旦丹徒丢失,东吴东部就等于丢失了,所以,双方就在这里死缠烂打。
但司马懿正利用了这个关键,不断的给东吴压力,让他们不断的增兵,然后曹纯的虎豹骑和许褚的虎卫军则在周围对增援过来的东吴军队施行打击。
东吴的陆军面对虎豹骑和虎卫军,那简直就是一群毫无还手能力的病汉,每次都能轻松取胜,所以,消耗东吴军队的效果非常明显。
现在在俘虏营里,最少已经有二十万东吴援军俘虏,这到不是曹魏收了杀心,而是这些俘虏是曹魏无比珍贵的劳力,等战争结束了,曹丕就准备将他们赏赐给手下文武,做为他们的奴隶,担负起振兴家也的主力。
小将邓艾站出来禀报:“近日据报,东吴增援部队已经减少,看来周围已经空虚,如果再行守株待兔之计,就有些用老了,依照末将看,可以收官结束了。否则一旦有变,又将进退失据,还请主公明断。”
曹丕就问文聘:“老将军,吕鹏的水师我们已经放他过去,如果他突然掉头回来,掐断我们的浮桥,该如何处理?”
文聘现在统领水师,他保护浮桥是最大的责任。
“启禀主公,放吕鹏的水军西去之后,我已经在浮桥的上游,连续设了五道铁锁横江,并且我全部的水师主力,都屯聚在江城,最少能拖住吕鹏的水师一两个月。”
曹丕就问钟繇:“现在我们南渡已经有多少百姓?”
钟繇立刻回答:“已经不下两百万,后续还在源源不断的过来。”
“世家大族都过来了吗?”
“世家大族八成都过来了。”
因为自己这里不断的消耗着东吴各地的守军,也让过江来的中原汉人进入其他地方几乎达到了如入无人之境,让他们可以轻松的站稳脚跟,这是意外的收获。
曹丕点点头:“既然世家大族大部分已经过来,那么我就可以放心的向东吴的内陆挺进了。”
这才是曹丕一直把这个守株待兔的计策实行到现在的原因,那就是他一定要确保身后的两座浮桥不丢,让自己的根本,那些世家大族能够过江,现在既然过来了八成,即便身后的浮桥被切断,其实也就无所谓了,凭借着手中25万大军,凭借着已经过江了200万汉人精锐,在江东打下一片基业,已经没有问题了。
“现在传令给臧霸和司马懿,告诉我们这里的状况,适当的可以松动一下,让刘备感觉到危机,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