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条约(1/2)
摄政王马城,也怕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地方上安逸的太久,都荒废了,一个个都塞进北海王府治下。二十万北军人才济济,将星云集,加之中亚,欧洲小规模的冲突不断,故此百年间大明北境之军,
战斗力保持的十分惊人。
中欧前线,维也纳城下。
打打停停了小半年,在吴三桂的威逼利诱恐吓之下,加之南线亚平宁明军,屡次犯境,中欧人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东欧,大片肥沃的土地荒芜了,征战日久,欧洲开始出现了饥荒。饥荒首先在神圣罗马帝国所在的普鲁士,亚平宁北方发生,并迅速开始向欧洲腹地蔓延。这两个地区,原本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的核心区域,战时征召了大量平民,马匹,牲口。因此一旦战事久拖不决
,出现大范围饥荒,几乎是必然的。更糟糕的是,随着伤亡的增加,维也纳城内的军营里,开始出现了传染病。于是乎,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诸多小国,撑不住了,不再理会枢机主教和西班牙军团长们的叫嚣,暗中和明军接触,求和,希
望今早结束这场战争。任谁都知道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已经战败了,放不下的,只是红衣主教们的面子,贵族骑士们的所谓尊严。然而面子,尊严,在饥荒和瘟疫面前,不值一提,于是开战前隐隐恢复些许荣光的神圣罗马帝
国,再次变的四分五裂。
首当其中的奥地利人,早已被十几万联军人吃马嚼,弄的不堪重负。
开城三年,三月。不堪重负的奥地利人,作为维也纳的主人,深夜发动了兵变,解除了精锐西班牙军团的武装,并且将红衣主教们圈禁了起来。这一夜的维也纳城内,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忠于教宗的骑士团,和以平民为主
的奥地利军队,大打出手。
一夜血战,天亮时,熟悉地形而又人多势众的奥地利军队,很快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城外明军在吴三桂约束下,并未趁乱攻入维也纳,而是以隔岸观火的姿态,静静的等待着中欧人的内讧,分出胜负。
翌日,下午。
控制了维也纳全城的奥地利人,打出白旗投降了,并且全盘接受了明军苛刻的和谈条款,其中包括了明军在维也纳驻军,承担巨额战争赔款,解散军队这样苛刻的条件,都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奥地利人实在撑不住了,十几万联军云集维也纳,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物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再打下去,奥地利公国可就要尸横遍野了。随着奥地利国王在和约上签字,画押,十余万中欧联军作鸟兽
散。于是,早已和明军达成秘约的法军,率先西撤,在明军的纵容下,一路撤回法国本土了。和约达成,奥地利人按照和约条款,将大批骑士,红衣主教们交了出来。人数多达两万的骑士团,贵族,红衣主教们排着长长的队列,走进了城外的战俘营,第二次北方战役,以维也纳条约的签订,做为
了终结。维也纳条约的签订,意义重大,因为它彻底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在中欧的统治。从此,中欧陷入四分五裂,冲突不断的军阀混战,长达百年的军阀,教派混战,很快蔓延到西欧,北欧,很快将整个欧洲,
都卷进了百年战乱。
长达百年的战乱,欧洲的发展几乎停滞了,战乱导致了大量学者逃亡,文艺复兴结下的丰硕成果,毁于一旦。
条约签订后,三天。吴三桂此时春风得意,他瞧着俘虏营里,一个个面色死灰,绝望的贵族,骑士,红衣主教们,欣喜若狂。他眼中看到的不是人口,而是一个个行走的金元宝,利用这些地位尊贵的贵族,主教们,吴三桂开
始了他的敲诈行动。人数多达两万的贵族,骑士,主教,几乎将神圣罗马帝国的上层势力,一网打尽了。为了从明军手中,赎回这些大人们,神圣罗马帝国几乎耗尽了财力,无数历史悠久的家族落魄了,很多富丽堂皇的城堡
破产了,偌大个神圣罗马帝国的上层建筑,轰然坍塌。 上层建筑坍塌的恶果,便是社会的动荡,新教,旧教,贵族,平民之间的纷争四起,冲突不断。很快,按照条约规定明军开进维也纳,解散了奥地利王国的军队,并且,将维也纳变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商业
城市。
开城三年,五月。
关宁军在维也纳留下了八千驻军,主力满载着各种财物缴获,缓缓东撤,结束了虎头蛇尾的第二次北方战役。
六月,基辅城。
倾盆大雨,瓢泼也似地倾泻下来。白茫茫的雨水,连天接地的,恍如天河倒灌,乱响成一片。从墙头、帐篷、树梢上跌落,冒着泡儿,汇聚成溪、成一条条急流的河。举目都是水,遍地都是水。天空的云,压得很低,好似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上午的光景,阴沉沉的,密集的雨幕遮掩了视线,稍远一点,就看不清楚。远处的山峦,近处的城池,黑乎乎的,只见个轮廓。不时有电光如同火蛇,撕
裂天空,一闪而逝。咆哮的雷声滚过云层,夹带着震耳欲聋的霹雳,令人觉得,那山峦与那城池,在这天地神威之下,好像都是岌岌可危。
这雨,从昨天就开始下了。下了一天一夜,不见有丝毫的停顿,反而越下越大。受雨水的冲击,山上有大块大块的泥土崩落,化成泥流,肆意流淌,驿道早就泥泞不堪,人马踩踏上去,能陷下去小半截子腿。许多的树木,遭了雷劈,横七竖八地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