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泳池派对(1/2)
蓝溪李家十亩麦子收了五十二石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快就如风一般的传遍了关中平原。
连远在长安太极宫深处的皇帝李治,都听到了这个消息。
“十亩麦子收了五十二石?”
若是别人报上这个消息,那李治肯定不会信这种鬼话,可这消息说的却是李逍。
那位可不是一般人啊。
人家能种出玉米来,可是天降祥瑞啊。
别人种不出亩产五石的麦子,但他相信李逍绝对能种出来。
“他是怎么做到的?”李治望着奏章惊叹。
“百闻不如一见,陛下何不亲自去看一看呢?”武氏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笑着说道,“正好弘儿也总说想出宫去玩玩,不如就去蓝溪,瞧瞧李逍家的麦子,再去看看玉濑。”
长安很热,太极宫里也不凉快。
在大唐周边有很多的别宫,是为皇帝的避暑之地,同时那些别宫还做为京城外围的堡垒,成为军要城堡,拱卫帝都外围的安全。
每座别宫,里面都囤积着很多粮食和武器,平时可以做为皇帝外出休闲度假之地,一遇紧张情况,就能成为京畿防御纵深的外围堡垒。
比如在京西岐州就有九成宫、歧阳宫,在长安周边还有仙游宫、宜寿宫、甘泉宫、太平宫、步寿宫、兴德宫、长春宫等。
每一座别宫都处于京城外围的战略要地。
不过在蓝田还没有别宫,那里比较远。不过别宫虽然没有,但是皇家庄园却是不少的。
大唐皇帝有许多庄园,又称官庄,这些官庄不隶属于朝廷各部衙,而是直接属于皇帝的小金库。
有种粮食的,也有养猪的,养鹿的,养马的,养牛的,还有不少作坊,总之,这些都是皇家产业,皇帝私产。
官庄来源,大多都是抄没罪官的家产。因此,官庄也是遍及天下各地,但尤以关中分布最多。
官庄的收入主要供给宫廷用度,同时也备皇帝赏赐臣下等。因为这钱不用经过朝廷,所以朝廷百官也管不着,这就给皇帝很大方便。
“也好,最近朝中也无大事,正好去京外避避暑,休息一下。”朝中自从长孙无忌、褚遂良这批顽固元老下台后,虽还剩下了一个来济,但来济也老实多了。
李绩平时也不太理事,其它宰相们都能很好的领会圣意,李治从来没有过的畅快。
不过整天盯着政事,时间久了也累。
长安,崔府。
崔知悌心情很不好,李逍居然拒绝了崔家的提携。
太不识抬举了,一个小小的子爵,真以为自己就有多得意了?
提笔,崔知悌给自己的兄弟写了封信,这是他的三弟,崔知温。崔知温也在朝为官,兄弟同殿称臣,不过崔知温是在御史台任职,任殿中侍御史职。
殿中侍御史品级不高,但也是个清贵之职,掌握弹劾纠察大权,可闻风上奏。崔知悌打算让自己的兄弟找找李逍的碴,弹劾一把他。
居然敢如此不识抬举,那就让他臭名远扬,把他贬到岭南去。
你以为得罪了崔家,躲到蓝田去做缩头乌龟就能逃的掉?
蓝溪。
李逍自那天把崔家的恶仆妇赶走后,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区区许州崔氏,在别人眼里也许如何了得,但在李逍眼里,也不过是有点祖辈传下来的名声而已。
唐朝是什么时代?
唐朝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时代,连关陇集团在唐朝都折了戟,更别说那些汉魏时传下来的士族了。
他更没想过要躲崔知悌,他不过是回家收麦子,顺便避下暑而已,却不料这行为在崔家眼里,倒成了李逍畏惧崔家躲避到乡下去了。
十亩麦田已经收完,最后在一众麦客和乡人的见证下,十亩麦田共收了五十二石麦子,亩产达到五石二的惊人高产。
钱管家在众人的震惊声中,宣布了李家将出售二十石麦种。
李家佃户优先,每户限购一斗麦粮,可秋收后还粮,只要六斗。
大家争先恐的的登记,然后把李家精选过的麦种称量领回。
李家卖一斗麦种,还附送两颗玉米种子,更让大家喜出望外。
李逍又有了一个新邻居。
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刚花高价在蓝溪换购了一片田地。好几亩地,还是连成一片的田地,长孙家用了很短时间,就在那里搭建了一座庄园。
很有档次,比起李家大院好多了。
听说长孙家拿下这片地可不简单,这片地本来隶属几十户人家,但赵家硬是用换购的方式,把地拿下来了。拿同州上好的良田来换蓝田的田地,而且还是二亩换一亩,长孙家还给予换购的人家一笔搬迁费。
有钱能使鬼推磨,长孙家出的条件这么好,大家哪有跟钱过不去的。况且,人家拿更好的田来换,还是二亩换一亩。
大家还生怕这里面有猫腻,来请了李逍做见证人。
李逍倒是不怕长孙家弄鬼,人家名声这么大,不可能为了几百亩地坑他李逍的乡亲们。
长孙家的庄园建好后,长孙无忌就来到了蓝溪。
据说长孙的妻妾和儿子们没来,都还在长安。
长孙来了后,倒是有事没事的往李家大院跑,今天找李逍钓鱼,明天找李逍下棋,后天又找李逍研究下玉米、小麦的,退休生活弄的有声有色,有时候,韩瑗、褚遂良他们也会过来一起钓钓鱼,吟吟诗什么的。
李逍本来是不愿意跟这群老干部们在一起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