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杀奔山西(1/2)
黄汉痛痛快快答应皇帝出兵,其实是双赢。
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经过一场场战斗打出来的,训练场上练兵哪有实战练兵来得痛快?
演习、训练也是要花费大笔钱粮,何不如去实战?那时还会得到不少缴获弥补消耗呢!
况且整编不久的旧军队、四方快运选拔镖师扩充的骑兵和刚刚由卫所军转正的新兵占比达到一半,需要融合建立认同感,一起战斗过更加容易心连心。
只要拉上部队入关进行几次会战之后,所有的人马都能够得到锻炼快速成长,不少将士们会博得军功得到赏赐和提拔带动榜样效应。
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大量“红旗军”进入山西打仗,数百万山西军民都会亲眼见到这支承诺“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的强军劲旅。
山西军心、民心从今往后会被黄汉争取,到时候消灭贪官、惩办奸商就会水到渠成。
郑国昌和郑之惠回京复命后没几天满朝文武由刚刚遭受建奴入侵的惊慌失措,变成了充满期待。
因为京畿之地的州府都有奏疏送达,“红旗军”人马过境无边无岸,恐怕要有七八万甚至于更多,战马膘肥体壮,兵丁容光焕发,一门门火炮黝黑发亮。
大明文官武将跟建奴奴隶主的见识截然不同,他们不仅仅相信火力,还在不遗余力研究新式火器。
这一次布防黄河沿线,工部军器局正九品大使李天成被连升两级以正八品随军赞画之职跟随刘之伦部参与布防。
这完全是因为李天成是个火器专家,崇祯三年就研制成功了“地雷炮”,经过这些年不断改进,成本下降了不少,实用效果已然显现。
而刘之伦也是个火器迷,他为了防止清军铁骑突破黄河天险再也无法遏制,试图在建奴必经之地大量布置地雷炮。
这种触发式地雷被建奴的战马踩到或者引线被绊到立刻爆炸的几率已经超过八成。
大明军器局有不少研究新火器的专家,比如现在正在改进的一次性发射二十支火箭的“火龙箭”,发射三十二支的“一窝蜂”、发射足一百支火箭的“百虎齐奔箭”等等。
这些火器已经接近康格里夫火箭,只不过杀伤效果和稳定性、飞行距离有待提高,其实英国人康格里夫发明火箭的灵感就是源自于汉人制造的火器。
军器局的开花弹也研究了不少品种,只不过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没有被推广,相当于还是实验室产品。
关键问题是明朝根本没有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通常是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
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这样做就导致有些情况不可控,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暴露出来的药捻,使得开花弹提前爆炸甚至大炮炸膛,发生灾难性事故。
大明的火器让人眼花缭乱,操作流程当然更是五花八门,黄汉一直认为简单实用最现实,所以仅仅在造枪、铸炮时开了金手指,如今效果杠杠的。
满朝文武得知“红旗军”拥有可以一次性发射三四十枚三四钱重弹丸的火炮,并且做得到接二连三开火。
这种还相当轻便,拆解后,一辆独轮车就能够推着走羊肠小道,人人觉得不可思议。
又得知“红旗军”中拥有的火炮数量达到几大百门,征虏大将军把那些可以灵活转运的大炮、小炮命名为野战炮。
许多文官不懂军事,但是他们会算账,一门小炮打出三四十颗铅弹,五百门炮齐射岂不是打出接近两万?岂不是如同雨点般密集?建奴的骑兵吃得消吗?
文官武将都在期盼“红旗军”炮火齐鸣打得建奴血流漂杵。
宋鹏飞守卫金州防线有功,但是也许久没有指挥大战,黄汉派遣安小乐、皮小虎、沈明率领他们的三营水师陆战队替换下宋鹏飞直领的一营人马和杨谷营入关作战。
刘四海营和三个水师陆战队营严防死守金州一线,主将刘四海、副将沈明、安小乐。皮小虎营驻守金州港口,随时保持能够上船机动。
为何如此麻烦,直接让水师陆战队上不好吗?那是因为黄汉不肯水师陆战队远离大海、长江,否则这支军队跟普通陆军有何区别?
曾同享、俞飞带着两营水师陆战队登陆宁远西,他们换下憨子和杨大年直领的营伍。
黄龙、毛承禄的两营人马也进入宁远换防,袁思明、王志诚得到了再次跟谁黄汉进入宣大攻击建奴的机会。
女人的体力跟男人存在巨大差距,黄汉不想让女兵长途转战,调秦蓉的女兵营驻扎宁远城、安排秦妡怡的营伍驻扎山海关加强兵力部署。
与此同时卫所军采取三选一征调,出动二十七个千户,总人数达到三万,携带了独轮车一五千万架。
四方快运此时把不需要紧急运输的生意都停一停,出动四轮马车三千五百辆,马车夫七千协助大军运输军需和粮食。
相信很快就会遇上饥寒交迫的难民,天气越来越冷,大军不仅仅要大量携带帐篷、棉被,还带上了粮食足六万石,想要再多带些粮食已经做不到,马车和独轮车接近满载。
黄汉亲自率领的亲卫营有人马五千多,征调了憨子、杨大年、袁思明、王志诚、张扬、宋鹏飞、王展鹏、桑羽、房连栋、杨坚、黄峰、杨国兵、杨汉威参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