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续(2/2)
。然而经过此番的对阵交手之后,以赵引弓为首原本还算是颇为审慎和郑重其事的太平骑卒,才真正发现所谓“自幼长于马上,生来就能提弓放箭”的藩胡骑兵,也不过是如此的表现和成色而已;
除了操控坐骑而灵巧多变的技艺,令他们在小股成群的散乱游斗当中颇具优势之外;其它方面的装备训练、战斗技艺乃至身体素质,都实际上无法与综合素质相对均衡的太平骑卒相提并论了。
因为除了少数膀大腰圆或是身材敦实厚重的帐卫、亲兵之外,大多数党项藩兵连人带马大多数普遍粗短矮小干瘦者的多;完全比不上天天肉类辅食不断,而营养和锻炼充足的太平骑卒,及其附属人员。
他们披甲率也很少而只有皮袍毛氅、少数精良的铁器和蒙(皮)牌,射出来的箭矢也是劣质铸铁为主,甚至还有骨质的箭簇,十数步之外根本射不穿大多数太平骑卒的细鳞甲和密织厚布内衬。反倒是近身后的木质投标和飞梭威胁更大一些。
更别说每个太平骑卒必备的连弩短铳、短矛钩枪、狭刀厚剑的远近三件套,和后鞍随时备换的刀斧棍锤等破甲、攻坚之用的副武器,在同代骑兵当中亦堪称是武装到牙齿的装备。
而且在需要的时候,太平骑卒们甚至可以用特制皮套挂上带有长索的爆弹和火油弹,来投掷和破击敌阵,以在掠阵时寻机打开突入其中的缺口和契入点。或是轰击特定的堡垒和阵营,来作为步队进攻前杀伤和掩护手段。
而对阵党项军唯一的亮点和优势或许就是他们的坐骑——平夏骏马。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横山(今陕西横山县)、天都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西北)一带都是著名产马地区。
因为当地藩部驯化野马甚多而自古以来品种优良,以为边境茶马市的重要特产和财富来源;以致唐代诗人元稹有“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之句。
相比之下,太平军虽然蓄养了颇为庞大的畜群,但是最好的坐骑也不过是早年缴获和山南东道所产南阳官马,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泛善可陈。
因此,这些藩骑在最初的游斗缠战当中或许还能够不落下风,甚至仗着游刃有余的马力和骑技占据些许优势,而让前哨战中的游骑很是吃了些亏。
但是一旦被完成密集列阵的太平骑卒近身之后,很容易就在大规模交错对冲当中,被太平骑卒相对强势的防护和优势锋利兵器,给较大优势和交换比的摧垮、冲散当场。
至于被迫下马之后的步战厮杀就显得更加不堪了。长期骑马所形成的罗圈腿,令他们在奔走跳跃之间尤显得笨拙和沉重,只要被刀牌成墙的抵住就很难摆脱,而以长矛攒刺如割稻,更别说在骑兵追逐之下的砍杀了。
因此,赵引弓领下的这一营突骑兵,在另一营步骑队的配合之下;仅仅是第一轮的列队递进放射,就击散了第一阵的党项骑冲锋。然后有以波浪式投弹的惊吓和杀伤,击溃了裹带混杂第二阵卷土重来的党项骑。
然后,就在主动发起的冲锋当中,一鼓作气冲垮了正在重新组织的党项军第三阵;有去势不减一边倒的追亡逐北,将其一直追逐和驱赶回到了,本阵的步战部众当中去乱踩乱踏,以致党项军全面阵脚动摇再也不可收拾。
只是接下来败逃当中的党项军,就展现出了他们所擅长逃跑而转进如风的世代技艺(在塞外草原上跑不快的都被自然淘汰掉了),结果就令按照条例中规中矩清理战场的太平军有些追之不及,而反被逃走了不少。
因此,最后除了陆陆续续抓到的数百名俘虏之外,最大的收获反而是被四散罗括回来的近千匹党项马。然而,当他们渡过沣水西岸之后,党项军本阵的反击也终于在日渐昏沉的天幕之下,姗姗来迟了。
喜欢唐残请大家收藏:唐残2k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