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姜大坑(1/2)
姜闻那家伙的抱怨,赵浮生其实能够理解一点。
之前去探班的时候,两个人有一些交流,关于《鬼子来了》的剧本方面,赵浮生亲眼看着姜闻在写好的剧本时进行了大量的备注和修改。
有了这样的见闻,他也算明白创作是怎么回事。
真正的创作,作品,其实都是一个漫长和枯燥的过程。
灵光一闪或许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创意,让人一瞬间有了动力,但想要一部作品从毛坯变成成品,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琢磨。
就好像一座冰雕,从最开始的一个大冰块,到美轮美奂的景色,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你说说他们,不就是多花了点钱么,至于不依不饶的么?”姜闻还在那里像个孩子似的喋喋不休。
赵浮生轻笑着:“我说,你也要理解人家,电影归根结底是商业运作。”
姜闻默然不语,其实赵浮生的话,他也明白,只不过就是心里不舒服而已。
甚至于,作为一个比赵浮生在这个圈子里浸淫更久的人,姜闻很清楚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电影的本质,是属于商业行为之下的艺术范围,带有娱乐的性质本身就决定了大部分的电影,拍摄初衷就是为了赚钱。
除非你在拍摄之初就只是为了记录一些东西,否则拍一部反映民间艺术的电影,因为没人看,就哭着喊着去搞悲情营销,这算什么?
拿观众的同情心去消费?
哪怕是墨镜王和侯赔钱那样的顶级大导演,在最开始拍摄电影的时候,也不仅仅光是想着追求自己想要的电影艺术,未尝不想着通过票房的腾飞来证明自己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
如果仅仅想拍一部小众的文艺片,那还需要上映干嘛,自己留着看多好。
说白了,就是自己很开心,也想着让所有的观众和自己一起开心。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却是一群人的孤单。
只不过,墨镜王的世界里很明显只有他一个人在狂欢,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是搞不清楚他到底要做什么的。
不是每个人都是梁影帝,也不是每个人都叫张曼玉。
“老姜,在我看来,你真应该控制一下。”见姜闻不说话,赵浮生也没客气,直接对姜闻说道:“你想想看,这部戏十有八九是要被封的,你就算不考虑现在,还不考虑一下将来么?”
姜闻一愣神,随即明白了赵浮生的意思,事实上就像赵浮生所说的那样,两个人都知道,《鬼子来了》这部戏,十有八九是很难在国内上映了,以伟大的广电的尿性,别说上映,如果弄的僵了,姜闻觉得,自己估计要步诸多第五第六代导演的后尘,成为被封杀的一份子。
“那现在拍摄还是差一大笔钱,我怎么办?”姜闻深吸了一口气,对赵浮生说。
这家伙一向都很有主意,他觉得自己可以听听赵浮生的意见。
赵浮生嘿嘿一笑:“这个好办,你之前和华宜那边打的报告是想要多少钱?”
“一千万。”姜闻答道。
赵浮生倒吸了一口冷气,心说你这家伙还真是把汪家兄弟当冤大头来宰,三千万的投资,拍一部根本不可能在国内上映的电影。
赵浮生只能对姜闻表示,败家子的脑回路,自己真的不懂。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港岛湾湾内地三大赔钱导演,墨镜王、侯赔钱加一个姜闻,全都是那种拍戏的时候只要自己爽就好,至于投资人和观众,不好意思,你们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墨镜王和侯赔钱,那可是号称九十年代导演界的两大坑王的存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现在,姜闻貌似正在努力追赶两位前辈。
“怎么了,是不是有点少了?”姜闻见赵浮生没说话,半晌之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赵浮生眨了眨眼睛,把自己到嘴边的脏话吞了回去,真的很想问姜闻一句,您老人家哪儿来的自信啊。
这脸皮的厚度,简直堪比长安城墙了好不好。
“大哥,不是少了,是多了。”赵浮生无语的解释道:“你现在给汪总打电话,说不要一千万了,让他给你五百万,你就能把电影拍出来,我估计他肯定会答应你的。”
“真的?”姜闻将信将疑的问。
他总觉得赵浮生的话,有些不太可能,毕竟之前华宜那边,对于自己增加投资的要求,可是反应很强烈的,负责财务的副总,据说都已经和汪忠军拍了桌子。
现在赵浮生让自己要五百万,人家能给么?
就算这是以退为进,可未免也太明显了。
赵浮生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姜闻是个聪明人,但偏偏就是因为他太聪明了,所以才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效果。
现在对于华宜而言,他姜闻是一块招牌似的东西,华宜不可能放弃姜闻。那么也就是说,不管《鬼子来了》花多少钱拍摄,华宜都会咬着牙同意的。
只不过现在对方估计是在考虑一个损益点的问题,毕竟《鬼子来了》无法在国内上映,就只能考虑国外的各大电影节,也就是所谓的海外版权。假如电影能够卖掉海外版权,说不定还能够收回成本来。
当然,华夏的电影,在国外的版权通常不高,一般也就是一两百万美元到头了,加上乱七八糟的收入,目测不会超过三百万美金。
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是两千五百万左右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